作者:吉训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8 17:2:25
选择字号:
秋冬季需加强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秋分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在气温下降之后,我们面临着寒冷空气的刺激,这会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加上天气逐步干燥,饮水不足等因素,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气温下降之后,我们运动、生活规律也会受一些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摄入的食物相对来说热量较高,甚至在室内抽烟、饮酒过度。这些情况都可以引起胆固醇、血脂升高,加上运动过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将增加。

同时,秋分之后,由于白天的时间相对变短,日照时间减少,人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在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生。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等疾病。

到了秋分时节,大家应开始注意保暖,尤其在外出时应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在天气骤变的情况或者在寒冷天气里久待。

要均衡饮食,提倡少盐、少油、少糖,秋分时要更加注意饮食的多样化。最容易记的方法就是每天吃的肉类不要超过一个拳头大小;一天的主食不要超过两个拳头大小;要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应该相当于三个拳头大小的水果;一天需要吃四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对于改善身体状况是有益的。

要进行适当的、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天气变冷时,我们可以在室内做一些适当运动,包括适度的哑铃练习。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分的情绪波动。要保持充足睡眠,如果以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甚至有心梗和脑梗病史的人群,这时候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保证这些指标能够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如果出现较大波动,应该主动调药。没有依从医嘱自动停药的人群,也应该及时把药服上。

如果通过一到两天药物的调整,指标还不能达标,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治。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头晕、胸闷等不舒服的症状,尤其要关注。即使此前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也需要进行监测,如果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请及时就医。■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