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金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31 14:11:11
选择字号: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前后常识及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常见恶性肿瘤,女性患者多发,居城市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率第四位。其病理类型可以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髓样癌等几类。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又以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最常见,如果没有远处转移,预后往往也最好。对于中高危患者来说,治疗方式以“手术+碘-131+TSH抑制治疗”为主,这种全方位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抑制和降低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风险。

预约检查

如果你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需要进行碘-131进一步治疗,可提前到核医学科预约治疗,确认住院时间及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按照医生医嘱停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以下简称左甲片),避免吃海产品、紫菜、海带等富碘食物,做到低碘饮食或无碘饮食。这是因为左甲片和富碘食物对碘-131治疗会有一定影响,一般应停药、禁碘至少3~4周后进行治疗。当然,在停左甲片期间可以继续服用其他药物。

低碘饮食

低碘饮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碘摄入,特别是盐必须是无碘盐。这是因为机体摄入含碘食物的多少会影响甲状腺摄碘-131率测定,同时体内碘含量过高会影响残留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对碘-131的摄取,进而影响疗效。同理,也应避免接触胺碘酮、碘酒、甲氨蝶呤、CT造影剂等含碘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近期曾进行增强CT检查,最好也要间隔2~4周才能做碘-131治疗。

停服左甲片期间,大部分患者都不会出现不适症状,但也有患者在停用左甲片后会出现怕冷、乏力、食欲减退、浮肿、便秘、心动过缓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症状,这些症状在停用甲状腺素后2周左右最明显。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停药后的症状,如果感觉十分严重,可以提前去医院就诊。

住院评估

停药、禁碘时间达到3~4周后,差不多就可以去核医学科报到了。检查评估大约需要4天,检查完成后主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检查结果,再制定个体化的剂量方案。

服碘-131后需要到特殊的防护病房闭关“修炼”,这就是“服碘后隔离治疗”,主要是减少对其他人不必要的辐射。在闭关“修炼”前,最好准备好柠檬、口香糖、酸味食品、水果、书籍、下载好电影和音乐以及其他生活用品,住院期间也需要无碘饮食。

碘-131治疗主要是通过释放射线对摄取碘-131的残留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进行杀灭治疗。服用碘-131治疗后,大多数碘-131都从尿液排出,因此治疗后的衣裤也要单独洗干净后再穿。

服碘-131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保持大小便通畅可以减轻其对胃肠道及膀胱等器官的内照射损伤。服碘前一定记得准备2~3个柠檬,切成薄片,服碘后24小时开始服用以减少放射线对唾液腺的损伤。每30分钟左右含一片柠檬或者口服其他酸性食物,最好坚持到出院。

服碘隔离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我们闭关“修炼”的病房其实环境不错。在此闭关“修炼”期间,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服碘-131以后,一些人会有不良反应,包括味觉减退、没有胃口、腹胀、便秘以及犯困等。

大部分患者服碘-131后会喉咙有异物感或颈部有紧迫感,这一般是由于服碘-131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摄取碘-131后局部的内照射所致。好在这些感觉都是暂时的,会随着碘-131在体内的衰变或代谢减少而缓慢消失。

再评估

医生安排服碘-131后的48至72小时做两次扫描。这一检查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评估机体摄取碘-131的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检查的时间会提前通知,耐心等候就好。每次检查的时间持续40分钟左右,检查前排空小便,同时防止体液污染自己皮肤或衣物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判读。

出院

最后,出院前要测量体内残余的放射性剂量,如果体内残余剂量低于30μSv/h,就达到出院标准了,就可以正式“出关”解除隔离了。

我们建议,出院一周内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孕妇及婴幼儿。出院以后左甲片应终身服用,剂量调整需要在每次复查后遵医嘱进行,不能自己随意调整,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甲状腺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部分患者可以在门诊定期复查生化、甲功及甲状腺彩超等,其中甲功里面的甲状腺球蛋白(Tg)是我们需要监测的重要指标,它的异常升高往往提示着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可能。

同时,我们还要做好TSH抑制治疗。高危患者的初始TSH目标值建议为<0.1mU/L,中危患者的初始TSH目标值建议为0.1~0.5mU/L,未检出血清Tg的低危患者的初始TSH目标值建议为0.5~2mU/L。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TSH抑制太低会加重心脏负担,同时也会引起骨质疏松。而TSH抑制不好也容易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需要个体化复查和治疗。“手术+碘-131+TSH抑制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残余甲状腺或转移病灶,防止或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