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悄丽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31 14:16:29
选择字号:
谈“骨”论“筋” 正确认识骨关节炎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中老年人说关节疼痛、僵硬,上下楼梯困难,甚至关节变形,影响正常生活。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骨关节炎在作祟。这种疾病如同一个悄然来袭的“健康杀手”,给无数患者带来了身心的双重折磨。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2日定为世界关节炎日,旨在唤起人们对骨关节炎防治的重视。本文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骨关节炎,正确认识这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年龄、肥胖、创伤、遗传、炎症、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炎不同,只是侵犯人体的关节,而不会对身体其他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并且进展缓慢。因此,骨关节炎常常容易被人忽视。

但是,骨关节炎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以膝关节、髋关节、脊柱、手指关节等部位最常见。不同部位的骨关节炎症状有所差异。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僵硬、疼痛、肿胀、上下楼梯困难以及下蹲起立受限。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则常出现髋关节疼痛、跛行、活动受限。脊柱骨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或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

关节软骨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正常情况下,关节软骨光滑、富有弹性,能够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和冲击。但在骨关节炎的进程中,软骨逐渐磨损、退变,甚至剥脱,使得骨头直接相互摩擦,引发疼痛和炎症反应。其特征性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初期为轻度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关节周围的滑膜炎症可导致关节肿胀,有时还会伴有积液。僵硬表现为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感,活动后逐渐减轻,但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由于疼痛、肿胀和关节结构的改变,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甚至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外翻等。

骨关节炎治疗

经常会有人问:“骨关节炎能治好吗?”很遗憾,答案是“不能”。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骨关节炎的总体治疗原则是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阶梯化及个体化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临床前期以基础治疗为主。第一是健康教育,患者需要了解骨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关节保护方法,如避免过度劳累、减轻体重、注意保暖等。第二是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第三是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针灸、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早期或轻度阶段以修复性治疗为主,如服用软骨修复性药物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有助于延缓软骨退变的进程。向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透明质酸钠等药物,可以减轻炎症、润滑关节,也可以采用富血小板血浆、干细胞等软骨修复术。

中度阶段以镇痛治疗为主,比如用镇痛药物治疗,包括缓解骨关节症状的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中成药等。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刺激、心血管风险等。尚未进行过修复治疗的患者也可尝试修复性治疗,包括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关节灌洗等),关节清理术及截骨术等。

重度阶段以重建治疗性为主,当骨关节炎发展到晚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

骨关节炎的预防

第一是控制体重。肥胖是骨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体重指数超过了25kg/m2,应该减轻体重。体重管理的方式应当是包含饮食控制、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联合的全病程管理。日常饮食应以低脂、低盐、低糖为原则,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同时,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久站立、跪位、蹲位、跳跃、上下楼梯、爬山等活动,可以穿带有减震功能的鞋,也可以穿戴护膝,以保护关节。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预防骨关节炎至关重要。

第二是适度运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运动爱好等,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一是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二是关节活动度训练,屈伸、旋转等动作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三是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臀桥等,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但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关节。

第三是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处于寒冷天气时应注意添加衣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关节反复受到创伤,容易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骨关节健康,远离骨关节炎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