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都不容忽视的一项公共卫生危机。目前,全球约有10%~2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其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约占43%。中国10~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总患病率为17.5%,高于成人各类精神疾病16.6%的终生患病率。
其中,抑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杀与自伤、物质使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五大精神心理问题。
202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万多名6~16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为重度抑郁风险。中学生抑郁障碍发病率最高,抑郁会导致他们的学业水平、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以及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还可能增加患儿的暴力行为,急需家庭提高相关认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常伴有智力残疾、睡眠问题、学习障碍、极端挑食、抽搐、肥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自杀风险也在增加。数据显示,自杀是全球10~19岁青少年的第四大死亡原因,每年约有45.8万青少年因自杀死亡。
研究显示,约一半的精神心理问题始发于青少年时期,然而这其中多数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未能及时干预,最终在成年时期发展成精神心理疾病。
事实上,如果能在早期就逆转或遏制疾病的进展,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在基础研究方面,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只发现其与遗传、个人躯体健康、不良社会心理和教育环境、有害物质接触、被虐待和忽视有关。在临床诊治层面,精神心理疾病不仅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方法有限。在服务体系方面,诊疗资源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间也亟待有效的沟通并形成转介途径。
未来,我们最重要的是加强机制研究和转化研究,从基因-脑功能-个体-群体和生命全周期的角度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只有彻底了解疾病的本质,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