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紫外线格外强烈。2024年的三伏天悄然到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而言,防晒尤为重要。本文分享一些防晒小妙招,希望能够帮助患者们安全度过这个炎炎夏季。
首先,应了解光过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的损伤,多发于育龄女性。
而紫外线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恶化的常见因素之一。三伏天高温时节,环境温度高,短波紫外线辐射强烈,患者的皮肤往往更加敏感,容易出现皮疹,面颊部及鼻梁会出现蝶形红斑。不仅如此,强烈光照还可以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狼疮活动、蛋白尿增多等,诱发或加重狼疮病情。因此,科学防晒不仅是保护皮肤的需要,更是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关键。
物理防晒措施
物理防晒措施中,首先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外出。三伏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患者应尽量避免此时外出,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当外出不可避免时,要做好物理防晒,应佩戴宽边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选择轿车、公交车、地铁等合适的交通工具,并选择有树荫或建筑物遮挡的路线,尽量缩短在阳光下的暴露时间。选择遮阳伞或遮阳帽时,应注意查看其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以保证更好的防晒效果。同时,遮阳伞及遮阳帽应定期更换,以保持其防晒性能。应穿着防晒衣物,选择轻薄、透气的长袖衣物,最好是具有UPF防晒功能的服装。深色衣物通常比浅色衣物提供更好的防晒效果。应佩戴太阳镜,太阳镜不仅能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还能减少眼周皮肤的暴露。
选好、用好防晒霜
化学防晒措施中,应选择合适的防晒霜。患者首先应选择防晒系数(SPF)值高且持久性好的防晒霜。建议根据当地情况选择UPF30或50+,且具备宽谱防护的产品;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霜,如干性皮肤可选择滋润型的防晒霜,油性皮肤则可选择清爽型的防晒霜。涂抹时,要确保足够的量和均匀覆盖所有暴露部位。
紫外线(UV)辐射主要有长波紫外线(UVA)和短波紫外线(UVB)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UVA春秋含量高,穿透力强,可损伤生成皮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UVB夏季尤其强烈,可引起晒伤或破坏表皮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这两者都很重要,选择防晒霜时要注意看它的PA(对UVA的防护能力)和SPF(防晒指数)。总之,应当选择PA+++以上或SPF值在30或以上的防晒霜。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我们建议选择物理性防晒霜,主要成分是锌氧化物或二氧化钛,因为它们更温和、天然、稳定,较少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
那么,物理防晒霜与化学防晒霜的区别是什么?物理防晒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常见的物理防晒成分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化学防晒则通过化学反应将紫外线转化为热能,从而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常见的化学防晒成分有氧苯酮类、苯甲酸类、水杨酸类等。
选择好防晒霜后,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防晒霜。防晒霜应在出门前20至30分钟涂抹,以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在户外活动时,应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特别是在游泳或出汗后。
生活方式调整方案
在高温和强紫外线天气下,患者可以尽量将活动安排在室内进行。在进行室内活动时,如果室内屋子朝阳,应注意选购遮光窗帘、遮光板,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以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对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尽量避免去沙滩、海岛、草原、高原等紫外线强烈的地方度假,更不要参与室外游泳、日光浴、海水浴和滑雪等户外运动。
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与保湿。保持皮肤清洁,不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尽量用温水洗脸,避免使用化妆品,不纹眉、不染发、不烫发。在防晒的同时,也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工作,以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
患者应进行饮食调整。保持均衡饮食,戒烟戒酒,低盐、低脂,补充优质蛋白质及适量钙质,增加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如坚果、水果和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可增加抗氧化和清除伤害皮肤自由基的功能,有助于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避免减少光过敏食物的摄入,如芹菜、香菇、无花果、柑橘类水果、香菜、菠菜等,这些可加重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加、减、停用药物,避免使用磺胺类、阿司匹林、四环素,口服避孕药等光敏性西药。
最后,患者还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理性乐观地对待自己的病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如果出现光过敏症状加剧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就医。
三伏天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而言是一个挑战,但通过科学的防晒措施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光过敏对患者们的伤害。
希望这些生活小妙招可以帮助病友们度过一个舒适、安全的夏天。记住,防晒不仅仅是涂抹防晒霜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全面的生活态度和健康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享受健康的生活!■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