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作为女性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哺育生命的神圣使命,还时常面临着各种疾病的挑战。其中,乳头溢液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时常会引起女性的担忧和不安。
乳头溢液,顾名思义,是指非哺乳期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从乳头部位自然流出或挤压乳头时出现的液体。这些液体可能是无色透明的,也可能是乳白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甚至可能含有血液,可见于单侧或双侧乳房。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乳头溢液可能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可能与乳腺疾病有关。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乳头溢液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两大类。生理性溢液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月经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等生理阶段,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此外,部分非哺乳期女性在服用避孕药或安眠药,可能会影响人体激素水平,从而导致乳头溢液。停药后,这种情况通常会自行消失。这种溢液多为双侧性,颜色清澈或微黄,量较少,且不会伴随其他不适症状。
病理性溢液则是指非生理情况下出现的乳头溢液,可能由乳腺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病理性溢液通常具有单侧性、间断性或持续性的特点,颜色、量和性状可能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溢液的性质和颜色,病理性溢液可分为水样、浆液性、有色乳性、乳汁样和血性五种类型。
乳头溢液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乳腺本身的疾病,也可能与乳腺以外的全身疾病有关。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病因: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增生性疾病、各类乳腺管炎症等。其中,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溢液多为浆液性或乳汁样,有时伴有乳头瘙痒或疼痛;乳腺增生性疾病则多见于育龄妇女,溢液多为黄绿色、棕色或无色浆液样。乳腺肿瘤性病变如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乳腺癌等,也可能引起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见于老年女性,表现为大量黄色油状溢液或血性溢液。而乳腺癌导致的乳头溢液多为血性,常伴有乳房肿块、皮肤改变及乳头凹陷等症状。除乳腺疾病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垂体肿瘤等也可能导致乳头溢液。此外,部分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乳头溢液,如氯丙嗪、吗啡、利血平等激素类药物。
对于乳头溢液的诊断与鉴别,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其中,乳腺彩超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能够初步了解乳腺内部结构的变化。对于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乳腺导管内窥镜(乳管镜)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该检查通过细小的乳管镜插入乳头溢液的乳孔内,观察乳腺导管内的情况,发现病变并进行定位。乳管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导管内病变的大小、颜色、形态等特征,可在直视下对于乳管内病变进行活检,对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乳管炎患者,乳管镜可同时进行乳管内冲洗,起到治疗的作用。乳管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直观性强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准确率。而在乳管镜检查后,患者应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乳腺导管的恢复和身体健康。如有需要,患者可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
乳头溢液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生理性溢液,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即可。对于病理性溢液,则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乳腺增生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需要手术;乳腺癌患者则需要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预防乳头溢液的发生,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女性应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卫生,避免挤压乳房;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或过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疾病;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导致乳头溢液的因素。对于已出现乳头溢液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采取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等护理措施。
总之,乳头溢液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乳腺疾病的表现。了解乳头溢液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女性及时发现并处理乳腺问题,保障乳房健康。若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乳房的护理和保健,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女性之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乳头溢液的病因也可能有所不同。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女性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维护乳房健康。
我们也呼吁广大女性关注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未来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