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林琳 来源:科学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9-5 17:37:34
选择字号:
院前急救——五大技能“救”在身边
人命关天,应急救护不但需要见义勇为的勇气,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了解性命攸关的五大“生存”技能。
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
据权威数据统计,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高达54.4 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如果可以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那么患者存活率可以达到60%。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即使有幸生还,脑细胞也会有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 我们不能仅仅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患者,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复苏术。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我们需要迅速行动。首先要确认状态,拨打120。施救者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轻拍双肩,在耳旁大声呼唤,如果没有反应需要立即拨打120。
第二应开展心肺复苏按压。在两乳头中心位置,双手相扣,掌根着力,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压5至6厘米,每分钟100至120次。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第三应进行人工呼吸。一只手将患者额头下压,一只手将下巴上抬,以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中异物,捏住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吹气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可以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对于非专业医护人员来说,可以自愿实施。
海姆立克“剪刀、石头、布”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可能发生因缺氧而导致的意外死亡。所以,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急救技巧。标准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概括为“剪刀、石头、布”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指的是施救人员伸出右手(根据个人习惯)食指和中指,摸到被施救人员的肚脐位置,两指固定住肚脐上方;左手握成拳头,抵在右手食指上沿固定住,此为准备进行冲击的位置;之后,右手包在左拳,向上方开始冲击施救。
标准的做法有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以及婴儿救治法等三种。其中,腹部冲击法要求从后环抱患者,一手握拳,拳眼顶住腹部肚脐上2横指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此拳,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直到异物排出。胸部冲击法是对于一些孕妇等特殊人群采用,姿势不变,但是将虎口贴在胸骨下端。婴儿救治法主要针对1岁以下婴幼儿,可以选择重复拍背与压胸,直到异物排出。拍背时,要将宝宝脸朝下,身体倚靠在大人膝盖上,一只手拖住宝宝下巴,另一只手掌根用力在宝宝肩胛骨中间拍5次。压胸时,要把宝宝翻正,在胸部正中靠下部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5次。
烫伤急救五部曲:冲、脱、泡、盖、送
日常生活中,烫伤事件时有发生,通过了解烫伤后的紧急处理以及正确的急救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如果伤口较小,可以自行涂抹烫伤膏。但如果烫伤情况较重,就要特别引起注意。绝对不能弄破水泡,更不要涂抹牙膏、酱油、抗生素药膏等,污染创面,增加感染风险。
正确的做法有“冲”“脱”“泡”“盖”“送”等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冲,出现严重烫伤情况,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或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局部降温;第二步是脱,要小心脱去烫伤表面的衣服,可以用剪刀剪开,避免强行剥离衣物弄破水泡;第三步是泡,疼痛明显者,可以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里10~30分钟;第四步和第五步分别是盖和送,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将伤处盖上,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鼻出血“三招止血术”
鼻腔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在天气干燥或接受到外力之后,容易发生鼻腔出血。错误的做法是“仰头止血”,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止血,还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引发更大的危险。
正确的做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压迫,低头身体前倾,张口呼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两侧鼻翼;第二种是冷敷,用冷水袋或冷的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部,这样可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第三种是填塞,可用无菌的棉球或干净的纸巾,塞住出血侧的鼻腔,若还不能止血,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老人跌倒“三个环节应急法”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10人就有3至4人发生过跌倒。老人跌倒后,不要急于将老人扶起,要做好相关判断,防止骨折等二次损伤。若有伤口,还要进行及时压迫止血。
正确的做法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判断意识,轻拍伤者肩部,并加以呼喊,判断其有无意识。如果伤者意识较为清楚,询问其受伤过程及部位,是否有头晕、头痛、恶心、胸痛等症状。
第二个环节是检查伤者身体是否有外伤、触痛、畸形、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及感觉减退或消失等情况。 
第三个环节是120急救。当伤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及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呼叫旁人帮忙或使用手机免提功能,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对其行心肺复苏术,直至医护人员赶到。
努力提升公民急救健康素养,让人人“会救”也“敢救”!■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