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少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0 15:11:13
选择字号:
脑肠对话:情绪如何搅乱消化系统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临考之前总是想去上卫生间;与别人争吵之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面对较大的精神紧张或心理刺激而影响食欲的情况。这些看似毫无关联却往往同时发生,而且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情绪一激动,消化系统就容易跟着 “闹脾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脑和肠胃的 “信息高速公路”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双向的信息传递网络,被称为“脑-肠轴”(brain-gut axis)或称为神经内分泌反射弧(neuroendocrine reflex arc)。研究发现,精神因素作用下可引起胃肠道功能活动的变化,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反之亦然,当受到刺激后,胃肠道也可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及行为改变均可影响到胃肠系统的运动和分泌机能以及激素水平等。紧张时,大脑会立刻给肠胃传信号:“情况紧急,先别消化了!”这时,肠胃可能收缩变快,让人想拉肚子或者肚子疼。

情绪如何让肠胃 “闹脾气”

最伤肠胃的情绪莫过于焦虑、愤怒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压力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比如连续加班加点做方案、经常挨领导训斥、经常考试前连轴复习等,体内不断释放名为“皮质醇”的压力荷尔蒙来应对压力。这不仅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功能,还可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原本能抵挡胃酸腐蚀的“防护墙”变脆弱,胃酸容易刺激胃壁,让人产生灼烧感,这就是很多人说的“烧心”。同时,它还会打乱肠道蠕动的节奏,有时加速运转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快速排出体外造成腹泻;有时减缓运动使排便时间延长,致使粪便中水分过度吸收而引起便秘。

愤怒更是一种比较激烈、强烈的情感体验。当人们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下的时候,人的机体也会产生剧烈的变化。此时,人体立即进入“战备”状态,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血流加速,血液迅速集中到大脑和四肢等重要器官中去,而胃肠、皮肤及肾脏中的血液却大大减少。这时候肠胃就像突然断了电的机器,消化功能急剧下降,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好好消化,堆积在肠胃里,引发腹胀和疼痛。

肠胃也会影响情绪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胃肠不适,也会影响他的心情。例如,肠炎、腹泻等疾病使人虚弱,而容易让人烦躁。便秘患者较其他人更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让人每天都如坐针毡,甚至做事情也做不到心里去,总觉得哪里不舒服。

这些情况的原因就在于肠道功能紊乱后,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会随之改变,并通过血液到达脑部,从而造成情绪变化。就像肠胃在向大脑“诉苦”:“我不舒服,你也别想好过!”正如古语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特殊人群的脑肠互动特点

不同人群的脑肠轴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身上。儿童的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脑肠轴的调节机制更敏感脆弱。当遭遇环境变化(如入学、搬家)或亲子冲突时,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早饱、上腹胀痛、嗳气等。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脑肠轴的信息传递效率下降,情绪与消化的相互影响呈现叠加效应。孤独感和对健康的焦虑会使老年人群的肠动力减弱,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进而加剧情绪低落。

由于疾病的存在和药物的作用,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受到破坏,同时长期服用抗抑郁等药物可引起人体内胃肠道菌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心理因素对肠胃功能的不良影响程度也会随之加大,并且更加难以治疗。如患有糖尿病的人如果长时间存在紧张或忧虑的情绪,则其病情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在此期间往往会出现胃肠蠕动减慢的现象,进而导致胃部饱胀感、恶心呕吐以及食欲缺乏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针对这些特殊人群,除了通用的调节方法外,还需采取个性化干预。

让大脑和肠胃好好 “沟通”

如何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良好“交流”?首先,应降低机体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腹式深呼吸、冥想、慢跑等生活方式缓解紧张状态,让自己放松下来;以倾诉、聊天等方式将心中的烦恼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要去释放。培养自身的幽默感,多和周围的人开玩笑,多交流,这样有助于适应社会,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每个人的生活都包含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活体验,可以多回忆积极向上、愉快的生活体验,这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

其次,应注意饮食习惯。在进餐前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胀,保持有规律的进食节律,可以提高胃肠功能的安全感,从而抑制其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并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便秘状况。

此外,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对于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务必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失眠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让它们的“对话”变得混乱。

说到底,大脑和肠胃就像是一对“患难兄弟”,彼此帮助却又彼此制约、同舟共济。因此,在生活中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时,不要单单考虑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疾病,也应考虑到是否近来因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而引起精神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胃肠的“减负”,只有当大脑和肠胃能够友好相处时,肠胃才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并且让我们有良好的食欲及睡眠质量,从而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