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润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0 15:11:13
选择字号:
揭秘儿童咳嗽

 

每当孩子咳嗽,许多家长都会陷入焦虑:是不是感冒了?需不需要吃药?是不是支气管炎、肺炎?尤其是夜里孩子不停咳嗽,更是让人揪心。事实上,儿童咳嗽并不总是坏事。本文将介绍儿童咳嗽的“秘密”,帮助家长科学判断、合理应对,避免陷入“过度治疗”的陷阱。

孩子为什么老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是呼吸道对异物、刺激或炎症的一种自我清洁反应。人体的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布满了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一旦受到刺激,如灰尘、病毒、细菌或分泌物,由感受器、迷走传入神经、咳嗽高级中枢、传出神经及效益器构成的咳嗽反射弧,触发大脑下达“咳嗽”指令,将异物通过咳嗽动作排出体外。儿童的呼吸道,尤其是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相较于成人来说要窄得多,气道黏膜也更加娇嫩敏感。

当病毒、细菌、粉尘等刺激物进入时,儿童呼吸道的黏膜更容易产生肿胀和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在狭窄的气道中堆积,就容易引起刺激和咳嗽反应。刚出生的婴儿免疫系统随着年龄增长、反复接触各种病原体,逐步学习识别敌人的方法,并形成抵抗力。但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处于发展中,特别是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被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入侵者”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咳嗽。

常见的咳嗽原因

孩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代表“感冒”或“感染”。不同的病因,咳嗽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只需简单护理,有的则需要及时干预甚至急诊处理。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是最常见的咳嗽原因,尤其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更为高发。孩子常伴有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发热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轻度带痰,通常在感冒的第2~3天出现,持续5~7天可自行缓解。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充足休息、多喝温水,适当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即可。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受凉,也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

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属于小儿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一部分患儿咳嗽长期不愈,往往是因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这一部分孩子通常会出现干咳,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带痰,一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发热、胸闷;一部分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是感冒,当作感冒治疗,持续一到两周之后仍然不见好转。孩子咳嗽持续7~10天不缓解,尤其是伴随发热时,需要尽快就医。

哮喘引起的咳嗽。儿童哮喘在近几年来发病率正在不断提高,咳嗽问题比较明显。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在夜间、清晨或者是运动后咳嗽症状会出现明显加剧。若已经诊断为哮喘,必须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抗哮喘治疗,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避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过敏性咳嗽较为常见,患儿通常会在清晨或者是夜间出现咳嗽。引起患儿出现过敏性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春天花粉较多、养小动物的家庭有动物毛发等;冬天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孩子会表现为干咳。主要的应对方法是保持家中空气清新整洁,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对应的治疗和干预。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婴幼儿。患儿咳嗽症状较为突出,其特征表现为突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吸气回声、咳嗽后呕吐。如果出现类似百日咳的表现,需就医进行处理。

如果孩子在吃东西、玩耍时突然出现突发性剧烈咳嗽、呛咳或呼吸困难,可能是异物(如坚果、小玩具、果冻)吸入气道所致,情况十分危险。家长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尽快送医处理。即使孩子咳嗽稍缓解,也建议进行CT或气管镜检查,以排除是否有残留异物。

孩子咳嗽怎么办?

大多数孩子咳嗽是良性的、可自限的,但也确实有一部分情况需要及时干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判断和护理方法。

如出现下述“危险信号”,请尽快就医:孩子咳嗽的持续时间超过4周,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需请专科医师协助查清原因;咳到无法入睡、吃饭总被打断,说明咳嗽强度较重;出现喘息、鼻翼翕动、三凹征(锁骨上窝、肋间隙、胸骨上窝均凹陷)等,要警惕气道梗阻、呼吸衰竭;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高于39℃。孩子嗜睡、反应迟钝或异常烦躁。

如果孩子咳得轻、精神状态好、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可居家护理观察。居家护理要科学。对于大多数轻度咳嗽的孩子,不必急着吃药打针,合理的家庭护理往往更重要。首先,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房中放一盆水,减少空气干燥对呼吸道的刺激。其次,要多喝温水,温水能帮助稀释痰液、缓解喉咙干痒。再次,要保证充分休息,生病期间让孩子休息好是恢复的基础,减少剧烈活动,不要强迫上学,保证足够睡眠。最后,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生冷饮料,可以适当给予富含维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但不宜空腹吃。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同止咳药物的成分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有些成分可能存在于不同药物之中,同时使用可能造成过量,用药之前需听取有资质的医师推荐,科学用药,避免对身体造成意外伤害。

治疗咳嗽的关键在于找到病因。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应对过敏性鼻炎进行规范治疗,无需使用所谓的止咳药物。如果是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咳嗽,关键在于心理层面的干预。家长千万不要谈咳色变,既要学会冷静观察、科学判断、合理护理,又要能够识别危险信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儿内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