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供图
大家好,我是脑血栓。别瞧我不起眼,却能让大脑陷入“断供危机”。大脑就像座昼夜运转的大型工厂,脑血管则是工厂里纵横交错的输料管道,日夜不停地给每个“车间”(脑细胞)输送氧气和养分。而我,就像管道里突然结成的顽固硬块,把通道堵得密不透风,让后面运送“物资”的队伍彻底瘫痪。没了氧气和养分,那些脑细胞就像断了原料的车间,很快就会停工“罢工”,整个大脑的正常运转也会跟着乱了套。这可不是小事,每分每秒都得跟我抢时间。
我作案时向来藏得深,主人起初压根没瞧出端倪。直到那天清晨,他伸手够水杯时,右手突然使不上力气,杯子“哐当”砸在地上。对着镜子,他才发现半边脸歪了,想说话却只能发出“呜呜”声。走路时,眼前突然模糊,差点撞在门框上。好在他的老伴记得“中风120”的办法:一看脸是否对称,二抬胳膊看有没有往下掉,三听说话是否含糊。所以,他刚察觉不对劲,救护车的笛声就响起来了。
我心里猛地一沉:得,这事儿要败露了!
医院里的“围剿大战”
一到医院,医生就像接到警报的特种兵,立刻给主人做检查,开始紧急溶栓。当他们看到脑部CT显示血管被我堵住时,马上拿出了“溶栓卫士”——rt-PA。这种药就像带着微型炸弹的特工,顺着血管找到我,“咔嚓咔嚓”分解我身上的纤维蛋白。不过,他们说这招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用,因为每分钟我都会“干掉”190万个脑细胞,时间越久,主人的大脑“伤亡”越惨重。
要是我块头太大、太硬,溶栓药搞不定,或者主人来得稍微晚了点(但在6~24小时内),医生就会派出“清障车”——机械取栓装置。从主人大腿根的血管插进去一根细长导管,末端要么是像渔网一样的“取栓支架”,“啪”一下把我兜住拉出来;要么是个“大吸力吸管”,“滋”一声把我直接吸走。就像疏通堵了的下水道,医生在血管里玩起了“微创手术魔术”。
同时,护士给主人戴上了吸氧管给大脑送氧气;医生盯着血压计,高了怕血管爆,低了怕脑缺血;还时不时测血糖,生怕高血糖给脑细胞“雪上加霜”。最让我害怕的是他们还会预防肺炎、尿路感染,让我可能搞的“小动作”全失效了。
后续的“持久战争”
药物“巡逻队”防止我卷土重来。 抗血小板“哨兵”,每日固定服用100mg阿司匹林,如坚守岗位的门卫,持续阻拦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氯吡格雷则像升级的警戒员,对顽固血栓的抑制效果更强,有时会与阿司匹林协同“执勤”,通过双重防护降低血栓风险。
抗凝“特工队”中的华法林作为老款抗凝药很“娇气”,食用菠菜、西蓝花需谨慎,因维生素K会干扰药效,还得定期抽血监测。利伐沙班这类新型抗凝药更便捷,无需频繁查血轻松替代传统用药的繁琐步骤。
神经“修复师”依达拉奉如清道夫,将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自由基清扫干净;丁苯酞似筑路队,为大脑搭建“备用通道”以疏通侧支循环;甲钴胺充当补给员,为受损神经细胞输送营养物资。
手术“工程队”:给血管“大修”
当颈动脉里的斑块跟水管锈垢似的越堆越多,把血管堵了70%以上时,医生就像修水管的师傅那样,在血管上切个小口,把那些斑块连同变“生锈”的血管内膜一块儿剥掉。这好比疏通家里堵死的水管,把里面的脏东西清干净,血管自然就通了,血流也能恢复正常,再也不怕血管被堵得慌了。
有些人没法开刀做手术时,医生会从血管里放进一个金属的网状架子。好比用撑衣杆把帐篷撑起来一样,能把狭窄的血管撑开。日子长了,血管内壁的肉膜会慢慢把这个架子包裹住,让它变成血管里的“永久通道”。这样一来,血液就能顺着这个通道顺顺利利流过,再也不会因为血管狭窄憋得慌了。
如果我让主人大脑肿胀,脑袋里的压力跟快吹爆的气球似的往上蹿。这时候医生就得在头骨上钻个小孔,插进一根管子把脑里的水引出来,给肿胀的大脑减减压,让里面的压力降下来。
康复“训练营”:帮主人“重建家园”
康复师如同引导孩童学步,先辅助主人做关节被动活动,再让其自主抬腿、抓握,借助跑步机、平衡板训练平衡,逐步唤醒瘫痪肢体。
作业“生活老师”指导其用专用勺子进餐、穿带魔术贴的衣物,乃至操作电脑,助其实现自主生活,重拾生活尊严。
言语“拼音老师”先从a、o、e教主人发音,拿图片让他辨认,一句句带着他念,像搭建积木那样帮他重建语言能力,有时还得靠手势比画、写字帮忙。
不少主人因我陷入抑郁焦虑,自认一无是处。心理医生如朋友般与他们谈心,家人在旁鼓励“我们陪你一起练”,这温情比吃药更能抚慰人心。
我的“生存警告”:别给我机会!
说实话,我尤其希望人们忽视戒烟限酒。抽烟的人要知道,每一根烟头都是在给血管“埋雷”,尼古丁会让血管持续收缩、加速硬化,尽早掐灭烟头才能给血管“松绑”。喝酒要严格控量,男性每天喝白酒别超50毫升(按酒精25克算),女性喝红酒别超100毫升(酒精15克),酒精不仅伤肝,还会让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飙升,增加脑出血风险。这两件事做好了,能砍掉大半心脑血管病的“导火索”,比事后吃药管用多了!
现在医学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从急救到康复都有了一套完整的法子。只要平时多留意身体,发现毛病及时看医生,很多病都能治好,照样能像以前一样过日子。别小看身体给出的那些小信号,头疼脑热、浑身没劲这些不起眼的事儿,都得放在心上。只有早点发现问题、早点治,才能不让我钻了空子,大家的身体才能一直硬朗下去,也就没有我什么事了!■
(作者单位: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