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尤为高发。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与气温变化、生活方式和人体生理变化等有关。当气温骤降时,为了保持体温,人体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寒冷季节人们更倾向于室内活动,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升高。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三高”慢性疾病人群,有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此外,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感冒、流感等会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
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的典型预警信号,另外还可能出现如恶心、呕吐、咳嗽、出汗甚至肩颈手臂疼痛等不典型症状。当心血管疾病发作时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一是让患者平卧,避免过度活动;二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三是如果患者身边备有急救药物,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四是及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密切监控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并关注意识状态。一旦出现心跳骤停需马上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急救争取更多的“黄金时间”。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因寒冷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同时,“三高”人群应按时服药,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做到治疗达标。对于已经植入血管支架或者心衰的患者要注重心血管专科的康复训练,改善心脏功能。
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保持室内温度,外出注意保暖;二、适当增加室内运动,以保持血液循环;三、运动前要多做一些热身活动;四、戒烟限酒;五、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六、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心血管健康的口诀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