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冰 王振龙 来源: 发布时间:2025-2-8 11:10:38
选择字号:
揭开肾癌的神秘面纱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肾癌是泌尿系统三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但死亡率居首。近年来,肾癌在全球的发病率仍呈现缓慢增加趋势。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多数患者经体检或其他检查发现异常后就诊,它就像是一个“沉默杀手”,躲在某个隐秘角落,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沉默的杀手”

肾癌在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不会像一些疾病出现明显的疼痛、发热、乏力等容易引起注意的症状。这就导致肾癌在人体内悄悄生长和发展,而不被及时发现。

并且,肾脏位于人体腰部深处,周围有其他器官和组织的保护。这使得肾脏早期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往往难以被直接触摸到或通过外观观察到。当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症状时,又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例如,肾癌侵犯导致的腰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肾癌侵犯肾脏集合系统导致的血尿可能被误以为是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引起的症状。

典型症状

早期肾肿瘤多无临床症状,晚期肾癌可出现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但也仅占6%~10%。无症状肾癌的发现率逐年升高,目前约占60%。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10%~40%会出现副瘤综合征,即一系列由肿瘤引起的全身性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这些异常往往与远处转移、感染、营养不足和治疗无关,包括贫血、高血压、发热、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有症状的患者中约30%肾癌患者表现转移灶症状,如骨痛和持续性咳嗽等。所以如果出现了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症状,您就该注意了。

如何早发现?

为了尽早防止肾癌的“偷偷生长”,现代医学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筛查手段和工具。这些工具包括:

第一,体格检查。这一手段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在出现腹部包块、腹壁静脉怒张、平卧位不消失的精索静脉曲张和双下肢水肿时,应考虑肾癌的可能并进一步做检查。

第二,实验室检查。必须进行检查的项目有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红细胞沉降率、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等。

第三,影像学检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三种常用的诊断肾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们各有优势。其中,超声检查既便宜又快捷、可以实时查看、安全无辐射,可以作为初步的检查手段。

CT扫描能通过详细的三维图像,让医生清楚地看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同时还可以鉴别良恶性肿瘤。在普通CT扫描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特殊的对比剂实现的增强CT,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剂在不同时间点被肿瘤吸收和排出情况,区分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由于生长速度快,往往会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表现为快速摄取对比剂并较早排出,即“快进快出”的表现,而良性病变则可能表现不同。

增强CT还可以明确肿瘤分期,帮助医生判断癌症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或者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这对决定如何治疗非常重要。

与CT不同,MRI不使用任何辐射,即使需要多次复查也不会增加辐射风险。对造影剂过敏、妊娠及年轻患者等,可选择用增强MRI替代增强CT。MRI对于观察肾脏及其周围软组织帮助较大。特别是对于观察血管细节,其能清晰看到血管中是否有肿瘤生长。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PET-CT检查的费用昂贵,不推荐常规应用。这项检查主要用于发现有无远处转移病灶,以及对化疗、细胞因子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或放疗的疗效进行评定。

第四,肾肿瘤穿刺活检术。为了得到最准确的信息,最终确诊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查,也就是从疑似病变的地方取出小样本,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细胞来诊断。肾肿瘤穿刺活检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对于拟积极监测的、小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在进行消融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对于转移性肾细胞癌。当然,病理学检查仍然是确诊肾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级。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的任务很多而且很繁重,它是我们生命中默默奋斗的守护者。一旦肾脏出现问题,身体的其他器官就会像多米诺的骨牌一般,先后发生问题。

了解肾癌的症状、诊断及辅助检查,有助于尽快得到治疗,增加成功治疗的机会以改善病情。治疗肾脏疾病的关键就是及早发现,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定期体检、规律作息、关注肾脏指标,给我们的肾脏多一点关爱,它将会回馈我们更健康的身体。■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