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燕 杨江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2-8 11:10:38
选择字号:
一瓶胸水的病理科游记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细胞病理学是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来研究和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根据标本的来源不同,细胞学又分为脱落细胞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脱落细胞学是指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状态下自然脱落的细胞,可以来源于人体的多种部位,包括唾液、痰液、尿液、宫颈黏膜上皮、鼻腔分泌物、乳头分泌物以及胸腹腔积液等。这些细胞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病理信息,有助于诊断多种疾病,如肺癌、膀胱癌、宫颈癌以及乳腺乳头状瘤等。细针穿刺细胞学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它通过使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少量的细胞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这种方法在甲状腺、淋巴结、乳腺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中尤为常用,且通常在超声或影像技术的引导下进行,以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细胞病理学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它通过对细胞形态和结构的观察与分析,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信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损伤小、病人痛苦少、报告快、费用低等。但往往因其样本量少,有时穿刺部位准确度有限,导致诊断具有局限性。因此,有些病变仍需取活检通过对细胞和其他组织全面观察和研究,以出具准确病理报告。

无论是脱落细胞学还是细针穿刺细胞学,都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我们以病毒性肺炎患者抽出的胸水为例,介绍细胞病理学技术,开启它在病理科的“游历”之旅。

当患者的CT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胸腔积液时,医生可能会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来抽取积液。这些被抽取的胸水及时被送至病理科进行细胞学检查。在病理科,技术人员会对这些胸水中的细胞进行制片、染色、观察和分析,以寻找是否存在异常的细胞形态或数量,从而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胸水游历第一站是收件。胸水与临床医生开具的细胞学申请单一起被送至病理科收件处,工作人员会首先仔细核对姓名、病历号、标本名称等患者信息。在核对信息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对胸水的外观特征进行细致描述,包括胸水的容积(如500毫升)、颜色(如淡黄色、血性等)、浑浊度(如清澈、浑浊)等。这些描述看似简单,但对后续的诊断医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胸水的外观特征往往能够反映出其内部的细胞成分和病理状态,对其进行准确描述能够帮助医生在读片时作出准确判断。

在胸水被仔细收件并录入系统后,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妥善储存。为了确保胸水中的细胞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活性,这些标本被存放在4℃的专用医用冰箱内。低温环境能够为使标本在后续的制片和观察保持最佳质量。不久后,病理科的技术人员会对这些存放在冰箱内的胸水进行批量制片。

胸水游历第二站是制片。制片是细胞病理学检查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即把胸水中的细胞提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处理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便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细胞病理学技术的常用制片方法有以下几种,包括传统制片技术、离心涂片技术、膜式薄层制片技术、离心沉淀式薄层细胞学技术等。

我们以离心涂片技术为例进行讲述。第一步是标本取样。在病理科处理胸水这类生物样本时,确保操作安全性和无菌性至关重要。因此,标本取样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能够防止病原体扩散和相互污染。技术人员会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及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接下来,技术人员会在离心管上仔细标记病理号,确保后续的处理和诊断过程中不会出现混淆。然后,根据样本量的大小,技术人员会进行适当的处理。由于胸水通常含有较多的液体和少量的细胞,因此需要先进行沉淀处理,使细胞沉降到液体底部,之后,技术人员小心倒出部分上清液至废液桶中,以便于细胞的提取。随后,技术人员将剩余液体上下颠倒混匀,以确保细胞在液体中均匀分布。然后,使用吸管分别吸入约50毫升的样本至已标记好病理号的离心管中。这个步骤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细胞的损失和污染。

第二步是将取样好的胸水进行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 (2500转/分钟,5分钟)离心后,样本分为上、下两层,在生物安全柜内将离心管内上清液倒至废液桶中,用吸管吸取最上层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层,通常最上层会富集一些具有特定诊断价值的细胞,如恶性肿瘤细胞、炎性细胞等。技术人员需要凭借经验和细致观察,准确定位并吸取这一细胞层,放入细胞保存液标本瓶中,震荡混匀。

第三步是细胞学制片。用吸管从标本瓶中吸取适量液体放入专用的装载模具中,该模具一侧夹住提前打好病理号的载玻片,上面有可以加入保存液的类似于漏斗的容器,容器和玻片之间有小滤网,将此装载模具插入全自动细胞离心涂片制片机上进行制片。

胸水游历第三站是固定。将制作完成的切片完全浸没在固定液中进行固定。固定可以使细胞内的酶失去活性,防止蛋白质分解和自溶,使其保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胸水游历第四站是细胞学切片的染色与封片。细胞学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巴氏染色和HE染色。我们采用的HE染色方法,玻片经过苏木素、分化液、反蓝液、伊红、梯度酒精、二甲苯等试剂的处理,经过中性树胶封片,最后得到了两张红蓝分明的细胞学切片。

胸水游历第五站是发出细胞学诊断报告。这一环节是病理诊断流程中的核心部分。首先,切片会被送到病理科的初诊医生手中,初诊医生在显微镜下对切片进行细致的观察,他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然后把切片提交给级别较高的病理大夫阅片审核,出具最终报告。

经过上述环节,这瓶胸水的病理科游历结束了。但是很多时候,病理医生会在镜下查到肿瘤细胞,这标志着胸水的病理科游历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和复杂的阶段,为了更准确地鉴别肿瘤的性质和来源,细胞蜡块制作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该出场了。

细胞蜡块制作技术是一种将细胞学样本转化为组织学样本的方法。而免疫组化技术则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病理医生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标记物,从而判断其恶性程度和可能的组织来源。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病理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依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疾病预后的评估。

因此,虽然胸水的病理科游历结束了,但病理医生的工作却远未结束。他们将继续运用各种先进的病理技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