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这一疾病多发于女性,发病率高,近年来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因而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和医学界的重视。
乳腺癌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及乳晕的改变等。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或者放疗的辅助治疗。乳腺癌的预后与疾病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乳腺癌的发病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生殖因素,如初潮早、绝经晚,不孕、晚育,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手术史等。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母亲或姐妹,则患病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长期过量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长期熬夜等,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放射线、污染的环境等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情绪因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下,也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概率。其他因素,包括乳腺炎症、长期使用性激素类药物、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
乳腺癌的早期征兆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察觉,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以下征兆:一是发现乳腺肿块,无痛、质硬、边缘不规则、而欠光滑的肿块,多为单发;二是乳头溢液,在非妊娠的情况下乳头流出血液分泌物,浆液、乳性或脓液;三是皮肤改变,由于病情的发展,癌症细胞侵犯到韧带或皮肤淋巴管时会出现乳腺皮肤的凹陷、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皮肤溃疡等;四是乳头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或湿疹样改变;五是淋巴结肿大,常见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六是全身症状,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发现乳腺包块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步骤,通过触诊检查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及活动度等。
B超检查可以初步发现乳腺癌。优点是其无创伤、无辐射,可以检查乳房是否有肿块,肿块边缘是否清晰。
病理穿刺活检。这需要通过切除部分乳腺组织或针吸包块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癌细胞。
雌孕激素受体检查。通过检测癌细胞上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数量,帮助医生决定内分泌治疗方案。核磁共振。通过磁场、放射波和计算机等手段,获取体内结构改变的图像。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治疗应个体化,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是手术治疗。这也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保留乳房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只切除肿物可保留乳房外观和功能,乳房全切除适用于一些早期不宜保留乳房和晚期的乳腺癌患者。
二是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或化疗后预防复发和转移,也可缓解骨骼症状和控制疼痛。
三是化疗。使用化学药物能够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于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有助于肿瘤减小,防止转移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五是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
六是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促进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的预防
预防乳腺癌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避免熬夜,保持愉悦心情。要健康饮食,少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避免肥胖,多吃蔬菜、水果、橄榄油、鱼及豆制品。要定期体检,成年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钼靶检查或者超声检查。哺乳期妇女要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乳腺癌的发生概率。要避免外源性雌激素,不乱用雌激素类药物或保健品。要避免高危因素,减少抽烟、喝酒,避免长时间接触放射线等。
日常自我检查
和其他脏器不同,乳腺在人的体表,所以当乳腺发生癌变时,女性通常可以通过自我检查发现它。
乳腺自我检查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的1周之后。这是因为经期后和经期受激素变化,乳房会发生生理性充血、腺泡增生和腺管扩张等组织变化,容易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月经结束后一周,女性就可以进行乳腺自我检查。自我检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看”。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大小是否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注意观察有无乳房肿胀和凹陷,皮肤有无红斑及湿疹破溃,乳头有无脱屑及回缩,乳头有无分泌物,有无渗血,腋下有无包块或者淋巴结肿大等。
“二触”。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的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逐渐向外做环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触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乳房,注意不要遗漏乳晕及腋窝。
“三挤”。以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
“四按”。检查范围覆盖整个乳房,包括锁骨上下及左右腋窝,用同样的步骤检查左边乳房。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特征,依靠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可确诊。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伴有乳头溢液、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肿等症状,应及时有效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