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病中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2018~2019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CKD)人数约为8200万人,其中肾功能损伤者180万人。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显著增加心力衰竭、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同时CKD也是卒中、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治疗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医疗健康大数据库可以在四个方面为疾病防治提供助力:一是了解疾病流行规律,提供防治依据;二是建立疾病诊断模型,实现早诊早治;三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优化防治策略;四是实现智能风险预测,重塑医疗产业。CKD防治当前仍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如患者人群数量多、医疗队伍缺口巨大、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慢性病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等。因此,需重视医疗健康大数据在CKD防治中的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病中心等机构于2019年组建了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库,已收录来自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超过1000万例患者的医疗数据。数据具有安全性、准确性和可应用性,并已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近年来通过数据库建设,我国学者完成了中国CKD流行病学研究和中国肾小球疾病流行病学等多项高水平研究。例如,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难题,学者们通过数据库中10万余例无肾脏病儿童队列建立了儿童血清肌酐变化参照范围,建立了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新标准,避免了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过度诊断。同时,通过数据库中52333例新生儿资料分析,首次建立了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监控疾病发病规律的动态变化,实现疾病的风险预测和早期诊断,更有助于驱动临床预防和治疗创新,发挥指导慢性病管理和群防群治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