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不仅给儿童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让照顾孩子的家长们感到身心疲惫,还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深入了解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症状、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减轻家庭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当然,近年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也在逐渐增加。
这些病原体通常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少数情况下也可能由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有什么表现?
在支气管肺炎发作前几天,多数患儿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主要症状集中在鼻咽部,表现为鼻塞、流涕、频繁打喷嚏、干咳、咽部瘙痒或疼痛、咽部充血以及扁桃体肿大等。
随着体内病原体的持续复制和数量增加,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能进一步出现如下症状:
一是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高热,体温可升至39~40℃。
二是咳嗽。咳嗽症状较为频繁,起初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到了恢复期咳痰量变多。
三是气喘。这一症状通常在发热和咳嗽之后出现。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这些病理变化影响了气体交换,导致机体出现缺氧,从而使患儿代偿性呼吸加快。
四是出现肺部啰音。在疾病早期,肺部体征可能尚不明显,或者仅表现为呼吸音粗糙。随后,可以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尤其在背部两肺下方及脊柱旁显著,深吸气末时更为清晰。
五是出现全身症状。患儿可能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可能出现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性不适。
同时,支气管肺炎还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伴随症状。例如,婴幼儿常伴发腹泻、腹胀和呕吐等,病情较重患儿可出现脉搏增快,常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
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表现常不典型,可以不发热或仅低热,无明显咳嗽。仅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嗜睡或烦躁,吐奶、吐沫、吃奶减少甚至抗拒吃奶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于控制病情、减轻患儿痛苦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此外,支气管肺炎具有肺不张、脓胸及脓气胸等并发症。应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及肺结核等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策略强调综合治疗,原则为改善通气、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帮助患儿改善通气有以下五步:一是帮助患儿清除鼻痂。家长可以用小头棉签帮助患儿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但是,应避免让患儿自行抠鼻子,防止指甲划伤鼻黏膜,增加感染风险,从而诱发或加重鼻炎。
二是要让患儿经常变换体位。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松动黏稠的痰液,使其进入主气道并咳出。而且,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躺卧,可能会导致肺部某些区域血液淤积,特别是在肺底部。通过体位变换,可以促进血液在肺部的均匀分布,减轻肺底压力,有助于减少肺部淤血并促进炎症吸收。
三是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呼吸反射,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可以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有效咳嗽的步骤是患儿取坐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中置一枕头并用两肋夹紧,深吸气后屏气3秒,然后腹肌用力,两手抓紧支持物(脚或枕),随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四是给患儿进行背部叩击。家长通过有节奏地轻叩患儿背部,利用震动帮助分泌物松动并排出体外。叩击的方法是患儿取坐位或侧卧位,家长将手固定呈空心掌状,有节奏地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打,边叩边鼓励患儿咳嗽。
五是为患儿湿化气道。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此外可以给予患儿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不仅可以湿化气道,其中的药液还能帮助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水肿,促进痰液排出。
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采用吸痰法为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确认病原体感染的病例,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等。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医生通常会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医生会告知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最佳用药时间是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疗程为5天。家长们在给患儿用药过程中要谨遵医嘱,不可自行加药或停药。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结合患儿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不能进食者,可进行静滴输液;对于出现缺氧症状的患儿,会及时给予吸氧;对于发热、咳嗽、咳痰的患儿,会提供退热、止咳、祛痰药物;对于喘憋的患儿,会使用支气管解痉药;对于中毒症状明显的患儿,如高热、严重喘憋、脑水肿或合并感染性休克等,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以短期治疗不超过3~5天为宜,一般静脉滴氢化可的松或口服强的松,用激素超过5~7天者,停药时宜逐渐减量。
如何预防?
预防支气管肺炎,家长应牢记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儿童手部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儿童出门要戴好口罩,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可能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
二是要增强儿童体质,从小培养儿童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定期进行户外活动,以提升心肺功能。
三是确保儿童营养均衡,注重膳食中荤素的合理搭配,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
四是为儿童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通过接种疫苗来有效降低儿童患支气管肺炎的风险。目前可用的疫苗包括肺炎球菌13或23价疫苗、流感疫苗等。
五是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维持在60%左右,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