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建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27 12:13:11
选择字号:
认识腹股沟区肿物——腹股沟疝

图片来源:摄图网

门诊工作中,笔者经常会遇到病人问:“医生,我腹股沟这里有个肿物,而且越来越大,还伴有疼痛,这是什么啊?是肿瘤吗?严重吗?”本文中,笔者就向读者介绍这一常见病——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什么?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上腹股沟区域存在的缺损向体表凸起的结构。腹壁缺损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腹股沟疝结构包括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等。

因此,向体表凸出的肿物是腹腔内脏器或是组织,可自行还纳腹腔。这并不是肿瘤,而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

形成原因是什么?

腹股沟疝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其中,先天性因素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鞘状突未闭,使腹腔与腹股沟区相通,进而形成先天性疝,以男性多见。这是由于男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经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如鞘状突不闭锁或是闭锁不完全,就会形成先天性斜疝疝囊,而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

后天性因素则是由于年龄增长、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腹壁薄弱或缺损,同时包括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大量腹水、排尿困难、腹腔肿瘤等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腹腔压力升高,从而使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薄弱的腹壁区域向体表凸出形成后天性疝。

分类和分型是什么?

根据疝内容物的突出路径可将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囊经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外环),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是指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腹股沟疝还可根据疝内容物的状态分为各种类型,易复性疝为腹股沟区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休息或是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时可完全还纳腹腔。难复性疝是指肿块突出后不能完全还纳,但疝内容物未发生器质性病理改变。嵌顿性疝是指肿块突出不能还纳,同时伴有明显疼痛,可伴有肠梗阻等表现。嵌顿性疝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绞窄性疝,疝内容物会出现缺血坏死,进而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及诊断

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开始较小,偶有轻度的坠胀感,后面肿块逐渐增大,可进入阴囊,平卧或手推时可还纳腹腔。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同时辅以超声、CT等可明确诊断。

如何治疗?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逐渐增大,最终将加重腹壁的损伤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发生嵌顿疝或绞窄疝还可威胁生命。

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可采用绷带压住内环口,防止疝块突出,待婴幼儿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块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其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因此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要开展修补术。

成年的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缺损,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治疗。但是,传统的疝修补术局部缝合张力过大,患者牵扯感、疼痛不适感较强,因此现在首选的手术为无张力修补术。这是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利用人工高分子材料网片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对于嵌顿疝,如果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和腹膜炎等,同时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嵌顿肠管未坏死的病人,可尝试先用手法复位。等嵌顿疝复位后,应尽早根据病人情况安排手术。而绞窄疝已出现血运障碍,原则上需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部分腹股沟疝可予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术后如何管理?

腹股沟疝术后的病人待麻醉苏醒后可逐渐开放饮食,术后可常规下床排便、排尿。对于非复杂性腹股沟疝病人,术后无须限制身体活动,在术后3~5天或术后感觉没有不适时即可从事正常活动,不会增加疝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年轻腹股沟疝病人,应尽量缩短恢复期,尽快回归到术前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如何预防?

对于先天和后天的腹股沟疝,预防方法有所不同。

先天性疝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发生,因此在照顾婴幼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及疝块突出的时间、大小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经保守治疗后无法自行闭合,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避免婴幼儿哭闹时引起疝嵌顿致严重后果。

后天性疝在中老年人中多见,应尽量避免引起腹压增高的情况。如干重体力活的患者可减少货物的重量或避免突然用力等引起腹压突然增高致疝突出。老年患者常见引起腹压增加的情况包括慢性咳嗽、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等。出现咳嗽时应尽早就诊,特别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控制咳嗽可以很好地控制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慢性便秘患者需要长时间蹲厕及用力,使腹压一直处在较高水平,易引起腹股沟疝发生。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也是引起腹股沟疝的常见原因,故应尽早就医治疗前列腺增生,改善排尿情况。

总之,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良性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预后。■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