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王阿姨最近总觉得牙齿不太舒服,开始时只是轻微的疼痛,但几天后疼得越来越厉害。她赶紧去牙科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决定拔掉那颗“坏牙”。可拔牙后,疼痛不但没减轻,反而变得更加剧烈,让王阿姨连说话、刷牙都变得困难。
于是,她再次就医,最终神经科医生告诉她,问题并不出在牙齿上,而是因为她患了“三叉神经痛”。这种面部神经疾病引起的疼痛常常被误诊为牙痛,疼痛剧烈到让人无法忍受。
本文中,笔者向大家介绍这种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疾病。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剧烈疼痛,尤其是在一侧面部的某些部位。三叉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脑神经之一,负责将面部的感觉信息传送到大脑,同时也控制着咀嚼的肌肉。由于其重要性,三叉神经也被称为“面部感觉的指挥官”。当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时,疼痛的信号便会异常传导到大脑,导致剧烈的疼痛,通常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这类疼痛的特点是突然出现、猛烈且无法忍受,一次发作可能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但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特点?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征通常很容易进行自我辨识。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疼痛集中在一侧面部。三叉神经痛通常只影响面部的某一侧,疼痛区域非常明确。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周围、鼻子旁边、面颊部、牙龈或下巴等部位剧烈疼痛。这种局部疼痛很容易让患者误以为是牙痛或其他面部问题。
疼痛来得又快又猛。这种疼痛往往没有任何预兆,突然间就像电击般猛烈,疼痛强度很大,过一阵后又突然停止。疼痛发作通常突如其来,持续的时间短,可能只有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患者往往来不及反应。
疼痛感觉非常剧烈。很多患者会形容这种疼痛为“闪电样的疼痛”,或者“刀割、针刺、灼烧感”。疼痛的剧烈程度让患者感到无助,甚至让人“痛不欲生”。它的强度足以让任何人难以忍受。
日常动作可能引发疼痛。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之一便是它常常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而引发。比如,吃饭时咀嚼食物、刷牙、说话甚至是微笑等动作,都可能触发一次疼痛发作。这种疼痛就像是无形的“定时炸弹”,每个小小的动作都有可能让它突然爆发。
存在触发点。有些患者发现,自己面部的某些区域(如上唇、鼻翼、牙龈或口角)特别敏感,轻轻触碰这些地方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这些部位就是所谓的“触发点”,即“扳机点”。这些触发点是三叉神经痛的一个显著特征。
病因是什么?
虽然三叉神经痛的具体原因可能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患者的病因都与颅内动脉的退化或异常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内血管可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血管弯曲或压迫三叉神经根部。血管压迫使三叉神经异常激活,进而引发剧烈的疼痛。
除了退行性变化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三叉神经痛发生。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会使血管弹性降低,增加压迫三叉神经的风险。此外,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如何区分三叉神经痛与牙痛?
三叉神经痛的表现可能与牙痛相似,尤其是当疼痛发生在牙龈或口腔时,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是得了牙病。要区分这两种疼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牙痛通常是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当牙齿有龋齿或牙龈炎等疾病时,疼痛常常是持续的,疼痛部位也较为明确。而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则是阵发性的,通常是间歇性的剧痛,疼痛来得快,去得也快,且可能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通常是间歇性和突发性的,即便患者在拔牙后,疼痛依然没有缓解,甚至有时会变得更为剧烈。相比之下,牙痛的疼痛则通常与牙齿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且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
如何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中,卡马西平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它能够有效减轻疼痛。该药通过抑制神经异常放电来缓解疼痛。然而,卡马西平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嗜睡、口干等,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肝功能。因此,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球囊压迫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医生通过将球囊插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利用球囊的膨胀来压迫神经,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这种治疗方法恢复较快,但可能会导致面部麻木,且存在一定复发风险。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它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与神经分离,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减少疼痛发生。经过这种手术治疗,患者的疼痛常常能够彻底缓解,且面部的正常感觉得以保留。
如何预防?
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一些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降低患病的风险: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保持血压和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概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三叉神经痛的发生风险。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保持良好的体重和心血管健康,避免抽烟和酗酒。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尤其是心血管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三叉神经痛发生。
避免寒冷刺激。寒冷的气候或风吹也可能加剧三叉神经的负担,应避免面部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慢性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预防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都能远离“天下第一痛”,享受更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