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天下午5点半,小丁医生准时来到值班室,为急诊超声夜班做足了准备。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小丁连忙起身开门。门外是一个年轻的女患者,拿着检查单说要做子宫附件超声。小丁医生连忙让患者进门躺在检查床上,一边操作超声机,一边询问情况。
“您是哪里不舒服?”“我好像怀孕了,肚子有点疼。”“末次月经什么时间?”“7月12号。”
小丁医生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今天是25号,难道月经周期第13天就怀孕了吗?
他继续询问:“确定怀孕吗?有没有测尿或者血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的,我在门诊查了血,HCG阳性。”“月经量也正常吗?”“是的,月经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小丁医生带着内心的疑问,又用探头仔细扫查了患者的下腹部,双侧卵巢显示良好,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到底是不是宫外孕?小丁医生查完又留了图像,在微信群里求助同事们。大家七嘴八舌,激烈分析讨论之后也让他有了新的诊断思路。谨慎起见,小丁医生发出报告时,反复对患者强调了不能完全排除宫外孕,建议她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一旦出现出血情况要立马就近就医。
当晚,患者在急诊医生处得到同样叮嘱后回家观察。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微信群里的小张医生喊道:“小丁,上次你看的病人又来了!确实是宫外孕,今天附件区能看到包块,腹腔也有积血了。”
原来如此!那么,患者自述7月12号的“月经”其实并非正常的月经。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也为这个年轻女患者捏了一把汗:幸好及时来医院治疗了!
夜班的小丁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宫外孕?
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生长发育。它的学名称为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当受精卵着床于异常的部位时,孕囊在宫腔外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支撑,怀孕一段时间后,孕囊着床部位就会因胚胎生长而发生破裂出血。当出血量大、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过度失血而死亡,这让宫外孕成为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超过90%的宫外孕发生于输卵管内。这是由于输卵管管腔或者周围存在炎症,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输不通畅,孕囊就会停留在输卵管内,进一步着床、发育,从而出现输卵管妊娠。
那么,超声医生是如何发现宫外孕呢?
通常,妇产科医生在接诊育龄期出现腹痛症状的女性时,首先会要求检查血或尿HCG,以排查有无怀孕可能。如果检查为阳性结果,就可以明确怀孕。这就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孕囊位置。假如宫腔内没有看到孕囊,就会进行两种考虑:一是可能月经周期影响,胚胎生长时间短,孕囊显示不清;二是胚胎生长在宫外,也就是小丁医生见到的宫外孕。
宫内妊娠时,我们大约在妊娠33~35天可以通过经腹部超声看见孕囊回声。通过经阴道的超声检查,一般妊娠30~33天就可以观察到小孕囊结构。若是异位妊娠少量阴道出现流血时,蜕膜中间有低回声区似孕囊,易与正常宫内妊娠混淆。真孕囊为圆形结构,周围能观察到回声稍强的蜕膜区,而假孕囊位于宫腔正中,环形结构周边回声偏低,无绒毛光环及双环征,彩色血流成像检查不能观察到彩色血流。
大约10%的异位妊娠会在宫腔内形成“假孕囊”,影响医生的判断,只有随着时间推移,附件区出现包块,宫腔内积血流出,异位妊娠的诊断才有可能进一步明确。
为什么有的患者HCG检测阳性,超声检查却未发现孕囊呢?
HCG阳性只能说明妊娠发生,但是妊娠的部位不确定。当血液中HCG值较低时,孕囊太小,超声检查难以发现。对于HCG阳性、超声检查却并未发现孕囊的患者,临床医生的处理只能是对症及监测HCG水平变化,1~2周后再复查超声。
哪些人容易“中招”?第一,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的常见和主要原因。炎症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狭窄、不规则,使输卵管肌肉收缩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运送,受精卵在输卵管中阻滞,极易出现异位妊娠。
第二,阑尾炎穿孔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引发腹膜炎会累及输卵管。
第三,输卵管功能障碍或减弱,流产次数越多,发生异位妊娠危险越大。
第四,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既能阻止受精卵进入宫腔,又可以增加患盆腔炎的危险。
第五,出现过宫外孕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概率较高。
第六,接受过受精卵移植的患者存在异位妊娠的风险。
第七,有剖宫产史的可能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外孕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孕早期确诊宫外孕后,孕囊无破裂出血,血液中HCG值较低时,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保守治疗。超声检查存在宫外输卵管破裂及腹腔出血,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时,妇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小丁医生接诊的案例中,超声检查未见到明确的孕囊位置,并不能明确是宫内正常妊娠还是宫外孕。尽管患者自述了末次月经的时间,但实际上可能是宫外孕导致的一次异常出血,因此医生只能根据她的HCG阳性结果,嘱咐病人回家观察、若有不适立即就诊。所幸这个女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回家后一直在家休息观察,第二次出血时立马来院就诊,这才避免了更加凶险的情况发生。■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