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川 王金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27 12:28:9
选择字号:
一张病理切片的自白:乳腺癌是如何诊断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家好,我叫乳腺癌,是源自乳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我本来在主人身体里无拘无束地生长着,肆意侵犯周围组织,侵入血管和淋巴结到处游走,并悄悄掠夺主人的营养。我的主人并没有异样的感觉,这给我的进一步入侵带来了极大便利。慢慢地,我膨胀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肿块。忽然有一天,我的主人无意中摸到了我,于是,我的“厄运”从此开始……

主人慌忙来到医院乳腺外科,见到医生就哭了起来,说无意中摸到乳腺有个包块,不疼不痒。还说她上网查了,很有可能是癌。医生很有经验,先进行了乳腺的触诊。这是一种专门检查乳腺病变的手法,面向患者,四指并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指腹轻轻触压乳腺......果然发现了我的存在。医生让主人先去做超声检查,因为超声是目前检查乳腺结节性病变的最优选择,不仅无创,而且灵敏。

看着超声报告单上写的“BI-RADS 4c类结节”,医生告诉主人,这表示有恶性可能,需要进行乳腺穿刺并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给我定性的重要检查项目,主人虽然不是很明白医生的意思,但还是积极配合做了乳腺穿刺。

我的身体上被医生用空心针狠狠刺了几下,带走了几条“肉”,并很快放进一个盛着无色液体的瓶子里。那种液体不仅刺鼻,还辣眼睛,医生说液体是“固定组织”用的。的确,我的“肉”被他们禁锢在了瓶子里!

固定

“肉”在液体里漂浮着,晃晃荡荡来到病理科。跟着我一起来的,还有乳腺外科医生填写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不要小瞧这张申请单,它详细记录了主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有无既往病史,发病时间、部位、“我”的大小、质地、活动度、乳腺表面皮肤有无改变等等;还有影像学资料,特别是超声检查结果,这些信息在病理医生做出诊断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办完手续,主人好奇地问医生:“为什么要把标本放到这种奇怪的液体里?”医生解释说:“这是中性甲醛,也叫福尔马林,它能够‘固定’组织,换句话说,就是将每个细胞都保持在离开身体前的状态,这样就能使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良恶性了。如果不固定,细胞很快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死亡、溶解,医生也就无法诊断了。”主人听明白了。

将近6个小时的“固定”后,病理医生轻轻地用镊子将我的“肉”放进包埋盒里,这个盒子有很多小孔,方便液体进出,又能保证“肉身”不会漏出去而丢失。同时,盒子上还有与主人病检申请单相同的编号,方便后期核对,不会张冠李戴。

脱水和包埋

我被放进“脱水机”里进行一晚上的“脱水”。这是将我“肉”里的水分一点点地除去,因为它会严重干扰病理诊断工作。在这个密封的机器里,我们就像“闯关”一样,在甲醛溶液里先固定2小时、接着是不同浓度的梯度酒精,从75%、80%、85%、90%、95%、直到99%,每个浓度的酒精里都要待好久,逐步完成脱水。最终被浸泡在了液体石蜡里。我感觉身体慢慢变硬了,不再像刚从主人身上取下来那样软塌塌的。

难熬的夜晚终于过去了。第二天一早,病理技术员将我从包埋盒里“解放”出来,可是很快又被他们埋在加热成液态的石蜡里,经冷却后锚定在包埋盒的外面,就这样我和包埋盒永远粘在了一起,这盒子可是能证明我身份的唯一凭证呢!紧接着,我来到冷冻柜里开启速冻模式。大概半小时后,我又站在了冻台上,那里也很冷。我旁边全身各个器官的组织都有,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真是让我咂舌。我悄悄问了问身边的“兄弟”胃黏膜活检组织:“有什么好事吗?”“没,只有坏事!”它苦笑,“要切了咱们!”“啊!?”我惊呼的话音未落,就被人捏了起来,放到了一个卡槽里,大小合适的我无法动弹,紧接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快速切过我的身体,我吓晕了……

制片和染色

苏醒过来后,我看见自己被切成了薄薄的一片,周围裹着蜡,舒展在温暖的水里,耳边传来病理科工作人员对学员的讲解:“普通的HE制片一般是将蜡片厚度控制在4~5微米,要保证片子没有刀痕、折痕,光滑平整,这样才是合格的切片。”说完,我就被捞出来放在了一张长方形的无色透明玻璃片上,送进了65℃的烤箱,将捞片时多余带上来的水蒸发掉,也熔化了石蜡,听病理科的技术员说,这样能使我牢牢地附着在玻璃片子上,防止一会儿在染色过程中脱落,同时也易于着色。

终于进到了技术员说的染色缸里。说实话,被放在各种颜色的液体里浸泡,滋味真不好受!所幸时间都不长。那些液体有深蓝色、红色,还有用于脱蜡脱脂的名叫“二甲苯”的液体,无色透明,但是有一股“浓郁”的怪味。染色结束后,蓝色液体(苏木素)着色到了我的细胞核上(H是苏木素的英文单词首字母),而红色液体(伊红)着色到了我的细胞质里(E是伊红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定位明确,现在的我,看起来有红有蓝,煞是好看。最后,机器用透明树脂胶将盖玻片牢牢地粘在了我身上,我彻底被“封印”了,再也逃不掉了。后来才知道,这一步是在“透明”我们,医生就能够看到清晰的细胞核、细胞质了。

诊断

做完这些,技术员再次核对我玻璃片上和蜡块上的信息(病理号和标本)后,将切片按顺序摆放整齐,放到了医生的显微镜旁。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我的细胞长得奇形怪状,细胞核普遍增大,且大小不一,他们管这种现象叫“多形性”,细胞整体排列也完全没有规律,这叫“极向紊乱”。他们还看到了很多的病理性核分裂像,我的理解是指失去了正常细胞分裂时该有的形状。还有一点,由这些怪异细胞组成的腺体,也失去了正常腺管该有的样子,变得怪异多角,周围还有纤维围绕等,有时还会看到我闯入血管、淋巴管里,闯到周围的肌肉组织内,综合这些镜下表现,病理医生作出了“乳腺浸润性癌”的诊断。

HE染色诊断只是病理诊断的第一步,我这张病理切片的使命才刚刚开始。面对疾病,首要的是诊断,而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治疗。病理医生会对我进一步开展工作,给我进行精准定性和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