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建美 李晶晶 王学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27 12:28:9
选择字号:
流感高发,如何科学应对?

图片来源:摄图网

说到流感,你是否觉得这就是一场小感冒,不足为惧?NO!流感和感冒不能混为一谈。流感杀伤力巨大,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对于儿童、老年群体是“重型武器”。

本文提供一份流感科学应对指南,为打败病毒、守护健康,助你一臂之力。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染性较强。流感主要类型包括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型流感、中型流感、重型流感。

流感患者通常在3~14天可自行痊愈,但重症流感可危及生命。

流感的症状

流感起病较为急骤,典型症状包括高热、乏力、头痛、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前期,患者通常出现乏力表现,继而出现高热、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干咳、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

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一是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经济实惠且有效的预防流感措施。尤其是对于儿童、孕妇以及老年群体而言,流感疫苗可以增加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进而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即使感染流感,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和病情程度会相对较轻,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病程较短、病情康复速度较快。

二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流感传播。要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运用七步洗手法在饭前便后以及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公共物品后洗手,保证彻底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三是开窗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引入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减少病毒和细菌滋生,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预防流行性感冒。

四是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保证营养充分;同时适量开展体育运动,劳逸结合,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力和抗病力,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五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场所空气流通性、循环性较差,容易聚集大量病毒和细菌,进而增加流感传染风险。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当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孕妇以及老年群体等流感高发人群,可减少与其他人员的过密接触,以降低流感传播风险,守护个人和公共健康。

感染流感后的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流感初期,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镇痛退热,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和传播,进而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情况,尤其是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面,首先应当居家休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注意室内通风,减少与他人接触,或者佩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促进病情恢复。

其次是合理饮食,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额外补充微生物和矿物质等,改善身体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禁止食用生冷、油腻以及辛辣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和病情,引起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延长身体恢复时间。

再次应该增加饮水量。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如果不及时、大量补充水分,体温过高蒸发呼吸道和皮肤中的水分,可能导致脱水、虚脱等。因此,流感期间需要增加饮水量,必要时可以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水,保证电解质平衡,提升身体调控温度的能力,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减轻不适症状,加快恢复速度。

最后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大部分流感患者会出现高热症状,如果温度处于38.5℃以下,可以采用冷敷贴、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来降低体温,改善舒适度。需要注意的是,温水擦浴使用的温水应当保持在32~34℃之间,擦洗部位包括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使用冰袋降温时,可以使用毛巾将其包裹好后,放置在患者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冰敷时间应当保持在30分钟以内。

流感高发不必慌,科学防治来帮忙。接种疫苗是关键,洗手通风好习惯。睡眠充足吃得好,体质提升节节高。人员密集不扎堆,科学治疗保健康。■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