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4-22 13:49:58
选择字号:
儿童常见感染性出疹性疾病面面观

 

在儿科工作的笔者经常可以看到家长急匆匆带着发热伴皮疹的宝宝前来就诊。感染性出疹性疾病往往由病毒(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和细菌(猩红热)感染引起。本文中,笔者逐一介绍这些疾病。

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小儿普遍易感,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高度传染,冬春季流行。初期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不典型症状。出疹前1~2天口腔黏膜会出现灰白色斑点,外有红晕,我们称之为“柯氏斑”,此斑出疹后往往消退。

发热约3~4天体温骤升时开始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从头面部蔓延至全身。一旦确诊,需隔离并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营养支持。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主动免疫可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

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儿童发病多见于5~9岁,冬春季多发。病初症状较轻,包括低热、头痛、轻微咳嗽、流涕及眼睛发红。发热后的半天到1天出疹,从脸部逐渐到全身出现浅红色的斑丘疹,3天左右消退,皮疹消退后会有细小的脱屑,但不会有色素的沉着。除了皮疹,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无痛肿大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适龄儿童可接种风疹疫苗(15月龄至青春期),对于未接种疫苗而又暴露的高危人群可进行被动免疫,给予高效免疫球蛋白(接触患者后3天肌内注射),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此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仅需对症治疗。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为婴儿玫瑰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发,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6至18月龄的小儿易感,3岁以后少见,全年均可发病。表现为突发高热(可持续3~5天),热退后颜面、颈部、躯干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不伴痒感,皮疹持续3~5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皮。此病为自限性疾病,仅需退热对症治疗,目前无有效预防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感染引发,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5~7月为发病高峰。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鼻咽分泌物、疱疹液或污染物品传播。发热1~2天皮疹出现,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见红晕,疱壁厚,疱液少。手足口病的皮疹可归纳为“四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和“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某些病毒类型所致皮损严重,可见大疱样改变,伴痛及痒感,且不限手、足、口部位。水疱或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此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基础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目前手足口疫苗主要是针对EV71病毒,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型及肠道病毒70型感染引发,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与手足口病相比,此病特点是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主要集中在软腭及咽后壁,表现为白色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疼痛感剧烈。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同手足口病。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冬春季,通过接触疱疹液、呼吸道飞沫及母婴传播。此病发热半天至一天皮疹即可成批出现,初为红色斑疹或丘疹,6~8小时演变成水疱、顶部可见脐凹,24小时疱液转混,进而中心干缩结痂。常同时见到四种形态的皮疹,称为“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主要集中在躯干部位,四肢少见。皮疹1~2周后痂皮脱落,色素沉着持续数周,一般不留瘢痕。此病无特殊药物治疗,发病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主动免疫可给予水痘减毒活疫苗,被动免疫接触传染源3天内肌内注射水痘病毒免疫球蛋白。

猩红热

猩红热由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冬春季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皮肤伤口、接触病菌污染的物品、产道传播。前期往往高热,伴咽痛、头痛及腹痛;软腭处可见红斑及出血点;可伴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见草莓舌。发热24小时后迅速出现皮疹,表现为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红色细小丘疹,鸡皮样,触之砂纸感,口周发白,皮肤褶皱处(肘窝、腋窝、腹股沟)可见更加密集的皮疹,我们称之为“帕氏线”。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逐渐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1周可见皮屑脱落,无色素沉着,手足可见大片脱皮。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次选红霉素或头孢,疗程7~10天。同时注意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

以上的内容可能家长们一时还理不出头绪,仍然觉得很凌乱。但只要注意皮疹的形态、分布位置、皮疹与发热的时间关系以及有无皮屑脱落和脱皮就可轻松区分。

下表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出疹性疾病。目前接种相应疫苗是预防许多儿童出疹性疾病的关键。当孩子出现皮疹时,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儿童出疹性疾病经过妥善处理后,都能完全康复。

以上七种感染性疾病皮疹应与川崎病皮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的皮疹、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s综合征)、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皮疹、过敏性皮疹等相鉴别。 ■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