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伶 李晶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4-22 14:1:37
选择字号:
关于呼吸性碱中毒 您不知道的冷知识

 

您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吗?一位妈妈因辅导八岁儿子作业,引起情绪激动,导致四肢突然感觉麻木、双手痉挛呈鸡爪状。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也是这样被送进了急诊室,看看他的样子,您知道这位先生怎么了吗?

若我们身边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什么是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由于肺通气过度,导致血浆碳酸浓度或二氧化碳分压原发性减少,使得pH值升高(大于7.45)、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又称过度换气综合征。

简而言之,当过度换气时,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就会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从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引发原因有哪些?

一是精神性因素。当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下,人体可能会不自觉过度呼吸,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例如,在面临重大考试、工作压力巨大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过度换气的情况。

二是代谢性因素。当身体发热时,呼吸会加快以增加散热,这时候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当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情况,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呼吸频率加快,进而引发本病。

三是中枢神经系统因素。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情况发生时,可能会影响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导致呼吸节律和深度改变,引起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四是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稀薄,人体可能会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获取更多氧气,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诱发过度换气综合征。

精神和心理因素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相对常见。当人们处于极度紧张、焦虑、恐惧或者情绪崩溃大哭的状态时,大脑会给呼吸中枢发出信号,让呼吸频率急剧加快,尤其是外界刺激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就会越演越烈。此外,当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节奏紊乱时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有哪些临床表现?

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例如,您可能会感到口唇、四肢发麻,手足抽搐,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亦可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会有呼吸急促的表现,感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这是呼吸性碱中毒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也可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会自觉心慌、心悸,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造成损害。

我们该怎么做?

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需要积极防治原发病,同时去除引起通气过度的原因。如果我们身边有人出现了呼吸性碱中毒,想要症状迅速得到控制,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腹式呼吸法。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慢呼吸速度,吸气2秒,呼气5~8秒,让其专注地跟随指令进行腹式呼吸,若不能缓解其症状,就需要进一步借助以下方法。

其次是纸袋自救法。用纸袋(塑料袋)完全罩住口鼻,让其在纸袋(塑料袋)内呼吸,这样可以将过度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回到身体里,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快速纠正因过度换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的情况,从而有效缓解呼吸性碱中毒引发的不适症状,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状态。

除了引导其正确腹式呼吸、重新将二氧化碳吸回去等方法外,还需要观察其情绪状态,尝试用温和的言语、温暖的拥抱让其尽快放松下来,将坏情绪转移。尽可能让患者脱离情绪激动的危险因素或环境,缓解患者身体症状的同时,及时了解诱因,避免再次受到刺激。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将其带入到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空间,鼓励并协助其活动,注意采取保护性措施,避免损伤发生。

若以上的措施仍然不能缓解其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与帮助。

如何预防

呼吸性碱中毒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是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良好的心态,可以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如今人们工作压力都非常大,需要合理进行工作安排,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激动,学会调节情绪。如果感觉压力较大,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其中,冥想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别让1%的情绪激动毁了您99%的努力。

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避免一些会出现过度通气的活动,如剧烈运动、长时间吹奏乐器等。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避免呼吸过快过深。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觉呼吸急促,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进行深呼吸和放松。

如果您有相关原发疾病,一定要及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治疗、定期复查,控制病情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主动地、有规律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例如腹式呼吸、缓慢呼吸等,以增强呼吸肌的协调性和耐力,提高呼吸效率,避免因呼吸不当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类食物;规律作息,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充足的睡眠。

腹式呼吸方法介绍

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进行练习,可以选择坐姿或平躺,保持身体放松。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以便感受呼吸时腹部和胸部的变化。慢慢地通过鼻子吸气,让腹部向外膨胀,同时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吸气时,膈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吸气结束后,稍微屏息1~2秒。然后,慢慢地通过嘴巴呼气,让腹部向内收缩,同时胸部仍然保持不动。呼气时,膈肌会上升,腹压减少。呼气结束后,再次稍微屏息1~2秒。

重复上述步骤,每次练习5~15分钟,每天练习1~2次。随着练习的深入,您可以尝试延长吸气、呼气的时间以及屏息的时间。练习过程要注意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同时节奏要平稳。一呼一吸尽量掌握在15秒钟左右,具体深吸气3到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3到5秒,屏息1秒,如此循环,逐渐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