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在笔者工作的医院里,一位阿姨前来就诊,说她手指冰凉、刺痛,还会变色,医生告诉这位阿姨这种症状称为“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是什么?
雷诺现象是指患者在受到外界低温或情绪压力刺激时,诱发的肢端供血小动脉痉挛狭窄,从而出现肢体末端缺血。其表现为患者身体末端部位,如手指、脚趾,相继出现变白、变紫、潮红等颜色变化,可以伴随局部疼痛、麻木、发冷、灼热感等,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该症状在温暖或情绪平复后可以恢复正常。该症状多发于秋冬季节,患者以20~40岁的女性多见,累及部位以手指多见,脚趾、耳廓、鼻尖等部位也可能受影响,一般呈对称性。严重时患处可发生溃疡、坏疽或手指变短,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雷诺现象多继发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以风湿病最为常见,也可以见于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此时也常称其为“雷诺综合征”或“继发性雷诺现象”。
如果患者仅仅出现了独立的雷诺现象表现,在充分排查可能存在的疾病因素后,仍找不到证据证实导致雷诺现象的具体疾病,则可称之为“原发性雷诺现象”,也常被称为“雷诺病”或“雷诺症”。
类型有哪些?
典型的雷诺现象发作分为缺血期、缺氧期、充血期等3期。
缺血期表现为疾病早期,手指尖或足趾尖等部位皮肤突发僵冷、苍白等症状,患者感觉疼痛或麻木,常呈对称性发作,从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一般不超过手腕。
缺氧期是发作部位持续缺血造成毛细血管扩张淤血,使得皮肤呈现青紫色。患者感觉疼痛,皮温降低,但此时一般症状较轻。
充血期是出现上述症状后,若患者采取保暖措施,会出现皮肤潮红、温度回升,患者自觉烧灼和胀痛。
发生机制是什么?
雷诺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或动脉血管壁异常导致的末梢血管对外界刺激过度反应有关。如寒冷、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末梢小血管发生痉挛而变窄,暂时限制血液供应而引起肢端缺血缺氧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患处的小血管壁会增厚,进一步限制血液流通,使症状逐渐加重。
哪些人容易出现?
雷诺现象可见于各年龄层,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尤其是某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经常吸烟和服用“洛尔”类降压药等特定药物的人群也可能出现。
雷诺现象又与哪些生活方式有关?一方面是重复性的震动动作。如打字、弹钢琴以及操作手锤等类型的工作,会导致末梢血管的震动性损伤,限制血液供应而引起肢端缺血缺氧症状,从而引发雷诺现象。同时,吸烟会使血管收缩,从而增加雷诺现象的发生风险。
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是医生查体。检查受累手指皮肤颜色、是否有溃疡、坏疽等,帮助医生诊断并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检查患侧肢体的动脉搏动及双侧血压,确定患者是否有循环障碍和动脉疾病。检查四肢及躯干皮肤是否有发紧、皱纹消失,有无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红斑、脱发等其他皮肤改变,可帮助诊断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
二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排除部分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炎性疾病。还需要完成尿常规、尿沉渣检查,若有尿蛋白或红细胞,以确认是否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红细胞沉降率(ESR)筛查能够确认有无全身性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还有抗核抗体(ANA)检测及多种发自身抗体检测等。
三是其他检查。这些检查包括冷水实验、甲襞微循环检查、指温恢复时间测定、握拳实验、指动脉压力测定等。
诊断与治疗
诊断雷诺现象通常需要通过病史收集和体检,特别是手指血管显微镜检查来确认。治疗方法包括避免寒冷环境、戒烟、药物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前列腺素类药物)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如交感神经切除术)。对于原发性雷诺综合征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饮食上注意什么?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吃某一种食物对雷诺现象的改善有益,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即可。此外,由于咖啡因能够兴奋人体神经系统,患者应减少含咖啡因的饮料及食物摄入,如咖啡、茶、巧克力等。
如何做好日常保健?
一要保证休息,注意保暖。注意保护手和手指,尽可能避免接触冷水,尤其秋冬季节对患肢或指(趾)端做好保护,手足用棉手套、厚袜子保护,戴帽子,多穿衣。使用热水袋效果好,一定要注意不要烫伤,水温在60℃~70℃之间为宜。
二要戒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从而激发雷诺现象,因此,应严格戒烟和避免吸入二手烟。
三要用温水浸泡手足。水温在38℃~45℃之间为宜,浸泡20~30分钟,配合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有条件者可配合理疗、药浴等辅助治疗。
四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宜选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果、蔬菜。使用血管扩张药可减少雷诺现象的发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必须按医嘱服药和坚持治疗,不得擅自停药、减量,避免疾病反跳现象。
五要勤剪指甲,不要抓破皮肤,保护皮肤的完整性,预防感染。同时,注意皮肤清洁,穿宽松棉质衣服。皮肤干燥者可涂擦油脂性护手霜,预防溃疡。若皮肤局部出现溃疡,可用药预防感染。
六要规律运动。适量运动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因此患者应保持规律运动。但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七要做好情绪管理。情绪压力可能会激发雷诺现象,因此患者应训练心理素质,保持心境平和。
总之,正确评估、诊治并做好日常保健对改善雷诺现象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