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春萍 来源: 发布时间:2025-4-22 14:29:41
选择字号:
常做“抗阻运动”,有助老年健康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提到进行运动训练,许多老年人想到的是快跑、跳绳或登山等高强度户外运动。但这类高强度的运动并不适合老年人,特别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没有运动基础或专业医师进行评估的情况下,盲目进行运动训练,不但不能为身体带来益处,还可能增加跌倒、运动损伤等风险。

抗阻训练也称力量训练。因训练时身体要抵抗体重、重力、弹力带或者哑铃等所产生的阻力,而被称为“抗阻”。研究表明,老年人坚持做抗阻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通常坚持12周后,免疫功能和肌肉力量会显著增强。

从结合有氧运动开始

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训练,如果运动方式及运动力量选择不当,不仅不能有效锻炼身体,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

建议老年人的抗阻运动先从单一的运动方式开始,让久坐、缺乏运动的老年人逐渐适应新的运动方式,再逐步增加其他形式运动。

在这一阶段,可选择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锻炼。例如,每周可以进行游泳1~2次,抗阻运动1~2次;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如广场舞、八段锦、广场体操等。对于不能支撑自身重量的老年人,应先进行简单的抗阻运动或平衡训练,再进一步进行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

适合老年人的抗阻训练

下蹲、平衡运动、单臂哑铃运动、弹力带运动等方式都是适合老年人的抗阻训练。下文中,笔者逐一进行介绍。

下蹲是增强老年人腿部和臀部力量必不可少的练习,能提高心脏功能。动作要领是先做好准备姿势,然后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屈膝控制下蹲,下蹲时膝关节的方向同脚尖的方向,蹲至大腿平行于地面或稍低于膝。下蹲锻炼价值最大的是蹲起阶段,整个蹲起过程要保持重心稳定,同时呼气,脚不能移动。老年人进行下蹲运动必须量力而行,根据自己体质和膝盖情况决定是否进行。

平衡运动包括倒退走、侧向走、足跟行走、足尖行走、坐姿站立等,建议老年人每周训练大于3次,共计90分钟以上。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应加强平衡训练,建议从低强度开始,缓慢增加,可以通过减少支撑的基础以及减少感官输入来缓慢增加强度。例如,从双脚站立并抓住椅背发展到没有手支撑的单脚站立,或者闭上眼睛进行等。

进行单臂哑铃运动。老年人在选择哑铃时,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力量水平。如果没有哑铃,可以选择使用矿泉水瓶代替。哑铃运动进行时,坐在椅子上,挺胸、收腹、抬头,握住哑铃或者水瓶,将手臂高举,垂直过头顶,要匀速控制动作的节奏,每天练习30分钟,每周至少两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强度。每次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要相对固定,以便更好地控制锻炼节奏。

进行弹力带运动。老年人在使用弹力带进行阻力练习时,要根据自身能力调整阻力或重量,常见运动类型有单臂推举、双臂前推、双臂下拉、直臂后拉等方式。老年人在进行直臂后拉时,应选择坐位,身体保持正直,将弹力带置于身体前方,两端缠绕于手上。双手拉动弹力带,缓慢做水平外展运动,直到弹力带呈绷紧状态,然后还原至初始姿势。以上动作均可重复每组8~12次,每天进行3组,每周锻炼2~3次。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运动。

抗阻训练五大原则

抗阻运动好处颇多,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建议老年人日常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进行自身评估。老年人抗阻运动训练很重要,但在进行抗阻运动前,一定要做自身评估。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建议到医院就诊,根据医师建议选择更专业的运动方案,在进行抗阻运动中循序渐进,不盲目加大运动量。运动时身体不适或患急性病期间要暂停运动,如严重感冒、发烧、腹泻时。

第二,控制运动时间。建议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之内。如身体较虚弱的老年人,可以减少运动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即可。

第三,采取组合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力量运动、中国传统运动、牵拉练习等类型。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可采用与有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等。抗阻运动过程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呼吸节律的调整,避免过度屏气,造成血压波动幅度过大。

第四,固定频率。老年人在进行抗阻运动中,选择同一运动类型的力量训练,建议频率隔天一次为佳,每周2~3天。

第五,选择合适的强度。抗阻运动的强度以锻炼后有一定疲劳感,第二天疲劳感基本消失为宜。锻炼的强度要循序渐进,如老年人在进行抗阻运动时强度过小,则达不到锻炼效果;强度过大,又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好处一箩筐

抗阻运动具有诸多好处。

第一是增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质量和力量均逐渐下降。抗阻训练通过对肌肉的刺激,提升肌肉力量和体积,有效增加骨密度,减少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第二是改善代谢。老年人在进行抗阻力训练时,可提高自身机体代谢率,促进身体脂肪燃烧,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

第三是改善心血管健康。经常参加抗阻力训练,可有效改善身体代谢调节能力,更好维持健康指标,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四是提高平衡能力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抗阻力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平衡能力和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的发生。

第五是改善心理健康。在抗阻力训练中,人体大脑可以分泌使人感觉愉悦的物质,帮助老年人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

长期进行抗阻运动可以减少跌倒及其相关损伤风险,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改善认知功能。虽然运动好处多,但老年人必须量力而行,过度运动并不提倡,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综合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