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博 庞子建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18 15:0:11
选择字号:
卒中后言语功能训练及代偿方法

图片来源:摄图网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杀手。卒中患者中,大概1/5~3/5的患者会存在卒中后语言或言语障碍,主要包括失语症、言语失用和构音障碍,表现为不能理解他人讲话,或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言语功能训练:重塑言语基石

对于失语症的训练,一是理解训练,分为听理解训练和阅读理解(或文字理解)训练。听理解训练主要是对言语符号(听觉刺激)的理解;阅读理解就是能够读懂视觉交流符号。

准备笔、杯子、牙刷、碗、香皂、毛巾等常用物品;准备训练图片及对应词卡20~60张。桌子上摆放4样物品或4张图片,如“杯子、笔、碗、苹果”。要求患者指出其中一张:“请您指一下苹果。”如指示正确,则给予鼓励并继续要求其指出另外的图片:“请您指一下杯子。”

如果指示错误,则让其了解到自己回答错误,并说“您再看看,指一下杯子”。如仍然不能正确指出,则由治疗师指示杯子,并告诉患者:“这是杯子。”继续训练直至可正确指出75%~80%的图片。此时可增加图片数量,直至完成20张图片的选择。阅读理解训练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只是治疗师不再说出物品名称,而是出示词卡。

二是表达训练,分为口语表达训练和文字表达训练。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通常以口语表达训练为主。

命名训练中,准备训练图片20~60张,可与理解训练中用到的图片相同。出示图片,如“杯子”。要求患者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名称。如命名正确,则鼓励并继续对其他图片进行命名。如果命名错误,则依次给予提示:描述物品的功能/用途:“可以用来喝水”;说出物品的类别:“是一种日常用品”;进行句子补全“喝水要用_____”;做出喝水的手势动作;进行首字发音提示:“这是‘杯____’”。如果仍不能完成,则要求其复述:“请您说‘杯子’。”继续训练直至正确率达到80%或以上。

合并言语失用的患者,可进行言语运动改善训练。训练步骤为:在患者面前摆放镜子,能让其看清楚自己的口型,治疗师做出夸张的口型,同时说出训练的音(如元音“a”“i”“u”),或字(如“趴”“它”“咔”)、词(如“八宝”“猫咪”)。要求患者模仿治疗师的口型、发音将音、字、词等大声说出,同时看镜子确定自己与治疗师口型一致。如发音正确,则鼓励并练习其他发音或字词。如果发音错误,则重复2~4次,如果仍发音错误,则改练其他发音。训练直至患者发出音或字或词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对于发音缓慢、费力的患者,先训练其容易发出的音,可以利用压舌板帮助使其发音准确,还可以对着镜子进行训练,有利于调整发音动作。让其反复练习,直至患者可不看口型或听声音即可自行清晰发音。

朗读训练中,大声地将字、词、语句读出来。可以从常用的词语开始,逐渐增加朗读的字数,直到可以朗读100~200字的短文。

书写训练中,适合右手运动功能尚好或能接受左手书写的患者。可以从补充某个字的部分笔画、临摹数字、笔画少的字开始,逐渐过渡到写复杂的字、看图片写出物品名称等。

对于构音障碍的训练,一是构音器官运动。构音器官就是我们用来说话的器官,比如肺、声带、舌、唇、软腭等等。肺的呼吸运动产生声音,呼气时气流通过声带引起声带振动发“声”。如果没有呼吸支持,则不能发出声音。常用的呼吸训练就是“吹的训练”,可吹纸条、蜡烛、小球、口琴等,注意训练中每个动作间可休息10秒。此外,还要对唇、下颌、舌等发音器官进行运动训练,改善其活动范围、力量及灵活性,从而为准确、清晰地发音做准备。主要为唇(噘嘴、咧嘴、鼓腮、唇力度训练)、舌(伸舌、舌上抬)、下颌(张口、闭口)训练等。

二是发音训练,也称为构音训练,即找准正确的发音位置、使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大量练习发音。可先从单个音位开始,如元音“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声带振动发音)、辅音“m”(发音时,双唇闭合,舌放平,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振动发音),增加到更多音位,如“a-ma”;从一个字开始,到长的句子。刚开始可以朗读,在朗读时注意口型夸张、发音清晰,随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使训练效果得以维持。

三是呼吸训练。其目的在于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呼气的持续时间和维持能力,使呼气和发音之间能更好地相互协作,给清晰的发音准备好一个稳定有力的气源基础。训练需从生理呼吸模式调整开始,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以减少腹部压力,一手置于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通过鼻缓慢吸气,感受腹部隆起而胸部保持相对静止,确保膈肌主导的腹式呼吸模式建立,避免肩部代偿性上抬。吸气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逐步延长至5~10秒。对于呼气力量不足者,可采用渐进抗阻法,将不同重量的沙袋置于腹部,在呼气时对抗阻力收缩腹肌。例如吸气后数数字“1、2、3……”直至呼气耗尽,或练习功能性短语(如“你好”控制在一次呼气内完成)。

言语代偿方法:别样沟通蹊径

文字交流板。将每日常用的语句如 “我想喝水”“上厕所”“请帮忙找医生”等需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患者手指轻点对应文字或图片,即可准确表达需求,尤其适用于听理解能力好、手部精细动作尚可、但言语表达不能者。

辅助沟通设备代偿。近年来,电子沟通设备逐渐发展。从携带轻便、预录简单短语的语音发声器,按下按钮即可“说话”;到智能眼动沟通系统,患者凭借眼球转动控制屏幕光标选中想要表达的内容,设备自动转换为语音输出,使全身运动受限、仅剩眼部可控的患者得以有效沟通。

言语功能训练是一场持久战,需患者、家属与治疗师携手共进,每日坚持练习;代偿方法则是辅助策略,随时灵活沟通。目的是让每个个体都能够清晰地表达心声、沟通无障碍。■

(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听力语言科,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康复治疗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