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睿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18 15:0:11
选择字号:
脊柱微创术后的“居家护理盲区”

图片来源:摄图网

脊柱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康复同样关键。许多患者在医院恢复良好,回家后却因忽视日常细节导致不适甚至复发。其中,枕头、床垫、座椅的选择是容易被忽略的“居家护理盲区”。

枕头选择:颈椎曲度的“守护者”

首先是“避坑”指南。以下这些类型的枕头请避免使用:高枕头会造成患者术后的颈椎处于前屈反弓的状态,使颈后部肌肉和骨关节张力过大,不利于伤口愈合和骨生长;低枕头会使患者的颈椎处于过度后仰状态,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应力增大,不利于椎间盘修复和神经恢复;羽毛类和棉质纤维填充物做成的蓬松柔软的枕头不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颈部支撑力度,在睡眠过程中枕头不断改变形状可能会对颈椎的曲度产生不良的影响;传统的圆柱状保健枕会强迫地把患者的颈椎维持在一个固定的姿势上,并且不便于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传统意义上的荞麦皮所制作而成的枕头,由于其质地较为硬实也不太适合做过颈椎手术的患者;枕面上部太窄容易引起突发性颈项扭转、错位等伤害事件发生。

还要强调的是,很多患者忽略了枕芯的透气性。根据经验,局部湿热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6周内,严格要求患者禁用任何颈部悬空设计的牵引枕。因为在康复初期,肌肉韧带尚未完全愈合,被动拉伸很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关于这一点,笔者已经在临床中亲历过许多“教训”了。

其次是推荐方案。应保证选用的枕头能够满足患者的睡眠舒适感,并且需要考虑枕头的高度及硬度等指标。手术后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仰卧时,枕头可以将整个头颅全部托起,枕头高度约为一个拳头的高度;采取侧卧姿势睡觉时,枕部的高度则应与双肩同宽,这样才能使颈椎始终维持在中间位置。

床垫选择:脊柱的“夜间修复师”

脊柱微创术后的床垫要求能够给予病人均匀的支撑,并且使其维持脊柱的中立位置,防止过度应力或者脊柱曲度异常。最理想的床垫应该硬度适中,如独立袋装弹簧和高密度的记忆棉,可以随着人体曲度改变其形态。当患者采取侧卧体位时,颈椎、胸椎、腰椎都会保持在一条自然的直线上;而当患者采取平躺姿势的时候,整个躯干对床垫应该有大约1~5厘米的压缩量,也就是说,患者的骨盆和肩部的垫子需要向下凹陷大概2~3厘米左右。

建议术后早期可以用硬板床过渡,但后期仍然应逐步使用具有微弹性支撑系统的床垫。这才能保证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始终保持肌肉和脊椎的松弛,减轻睡觉时关节间的剪切力,有效地帮助恢复。特别注意,需要避免传统“塌陷式”软垫或局部变形的旧床垫,这可能会破坏手术节段的稳定性。

对于脊柱微创术后的患者而言,在选择床上用品时要以“支撑性>舒适性”作为基本原则,首选能够动态保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的中高密材质(如独立袋装弹簧)床垫,根据人体腰部和臀部不同部位受压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区支撑,同时辅以3~5厘米厚的高密度慢回弹记忆棉舒适层。这样的床垫可以有效分散体表各处的压力负荷,不会出现身体某一部位过度下陷的情况。

也可以选用优质天然乳胶制成的床垫。最好采用85D以上的密度值以及具备 7-5区的设计方式,其天然乳胶含量应大于等于90%,才能够保证足够的支撑力度;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好床垫硬度,可按照以下方法来判断:当患者处于侧卧状态时,头部至足底应该呈现出一条直线;而处于仰卧状态下,则手背恰好能够插入尾骶与胸骨之间。若此空间大于3厘米则表明该床垫偏硬,反之如果正好填满没有间隙的话,则表示过于柔软。

此外,还需要对新购买的床垫质量进行把关,即要注意观察其所使用的面料是否透气、性能是否良好等,仔细查看其弹性强度指标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特别注意检查床垫边缘加固设计,起身时的边缘支撑不足会导致腰椎扭转载荷。定期(每2周)调转床垫方向可避免术后活动减少导致的局部变形。

座椅选择:避雷久坐族的“隐形杀手”

第一,术后风险。脊柱微创术后的患者如果坐姿不合理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过矮的椅子会使膝盖高于髋部,从而加大了腰椎前凸的角度,使得手术节段承担更大的应力;没有靠背的座椅会让腰部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容易造成术后出现肌肉痉挛以及慢性腰痛的症状;有些沙发会导致人体向后倾斜而让骨盆处于不稳定位置上,进而改变整个脊柱的力学状态,增加再次发生椎间盘脱出的风险,尤其避免“葛优躺”。另外,要警惕转椅和带滑轮的办公椅,其不稳定性可引发突然的脊柱扭转动作。

第二,理想座椅标准。首先,座位高度为坐下后足跟接触地板且股四头肌完全伸展,即大腿、小腿近端及上臂三者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一般建议42~48厘米可调节;其次,座位深度应至少有2.5~4厘米,以容纳膝盖后面的脂肪垫而不会挤压到腘绳肌腱;再次,背部要有利于正常腰椎前屈,并能对腰部进行适当的支持,其最突出的部分位于第三或第四腰椎处,大约比该部位高出约2~5厘米,可以调整,最好采用网状材料制成;然后,椅面宽度至少要大于臀部最大尺寸2厘米以上;再次,扶手的高度要使手臂自然放在桌子上而不感到紧张或者疲劳,两肘关节屈曲角度小于90度,并且距离桌子表面不超过3厘米;再次,座椅靠背应当是软质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术后需要使用硬座椅时,可以在椅子后面放置一块海绵;最后,座椅材料应当柔软舒适,而且不能变形,最好是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压缩强度至少达到55kg/m3

总之,脊柱术后的恢复是“细节决定成败”,选对枕头、床垫和座椅,能有效促进恢复并减少复发风险。请牢记这一原则:支撑适中,贴合曲线,避免久站久坐。如有疑问,请务必咨询主刀医生或康复师。 ■

(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