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生命遭遇重创,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以下简称ICU)就成为生命的“安全岛”。医护人员在这里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较量,用专业与爱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
生命的最后防线
ICU 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这里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复杂且变化迅速,例如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脏骤停复苏后、严重感染性休克等患者。与普通病房不同,ICU 配备了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拥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团队,能够对患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密切观察和精细化的医疗护理。
普通病房中,医护人员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巡查。而在ICU,患者每一项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都通过精密的仪器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仪器会立即发出警报,医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样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如同为患者配备了无数双时刻警惕的“眼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ICU 里的“秘密武器”
ICU里有多种“秘密武器”,包括生命支持设备、监测设备等。
其中,生命支持设备有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呼吸机是ICU 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机能够代替或辅助患者呼吸,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和氧合。它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呼吸模式和参数,帮助患者度过呼吸功能受损的危险期。ECMO被称为“魔肺”,能够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提供生命支持,让心肺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机会。ECMO在抢救危重患者,尤其是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等患者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了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仪,ICU还配备了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设备。有创血压监测通过将导管插入动脉,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尤其适用于血压不稳定的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则可以反映心脏功能和血容量状态,帮助医护人员合理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出现心力衰竭或血容量不足等情况。
其他设备还包括血液净化设备,可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严重电解质紊乱、中毒等疾病,通过透析、滤过等方式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亚低温治疗仪能够帮助降低患者体温,减少脑代谢和氧耗,对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ICU 里的“守护者”
医生团队、护士团队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是ICU里的“守护者”。
ICU 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他们每天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病情,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生命体征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当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时,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感染源,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和器官灌注。同时,他们还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紧密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
ICU 护士的工作强度和专业性要求极高。他们不仅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如静脉穿刺、吸痰、气管切开护理等,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细微的异常并报告医生。此外,ICU患者大多无法自理,护士需要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翻身、拍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以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心理护理方面,护士们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患者沟通、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除了医生和护士,ICU团队还包括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呼吸治疗师专注于患者的呼吸管理,负责呼吸机的参数调整、呼吸功能评估和呼吸康复训练;临床药师则为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建议,确保患者使用的药物既有效又安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ICU 的治疗与护理
在ICU,治疗方案的制定强调个体化和精准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还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则需要采取支持治疗、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措施,维持各器官的功能稳定。
由于 ICU 患者免疫力低下,且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感染的风险极高。因此,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是ICU工作的重中之重。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同时,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ICU患者由于疾病的消耗和应激反应,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是通过鼻饲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肠道,符合人体的生理消化吸收过程;肠外营养则是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的患者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走出 ICU:生命的重生
当患者的病情在ICU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逐渐稳定,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恢复正常,重要器官功能也显著改善,经医生严谨评估,认为其符合转出ICU的标准时,这标志着患者已成功闯过“鬼门关”,朝着康复迈出关键一步。但转出ICU并非康复终点,患者身体仍较为虚弱,还需转至普通病房或专业康复机构,持续接受针对性治疗与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力量、肢体协调性等身体机能。
ICU这个生命的“安全岛”,承载着无数患者和家属的希望。这里的每一台仪器、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为守护生命而不懈努力。虽然它充满了挑战和压力,但也见证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