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雪芳 聂四凤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18 15:0:11
选择字号:
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如何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主要是由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而导致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它不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很重要,在发病后尽早予以科学的康复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病人功能恢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保持正确的体位

此类病人在早期常会存在肌张力异常、肌肉痉挛等问题,而正确的体位摆放有助于预防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首先,患侧卧位。将患侧上肢前伸,保持肘部伸直,掌心向上;使患侧下肢屈曲,膝关节轻度屈曲,注意要保持足尖向上。

其次,健侧卧位。将病人的患侧上肢置于胸前,肘部伸直,保持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可以轻度屈曲,保持足尖向前。

最后,仰卧位。将病人的患侧上肢置于身体一侧,保持肘部伸直,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可以轻度屈曲,足尖向上,同时可借助枕头等物品支撑,以保持足踝部中立位。

被动运动结合主动运动

早期偏瘫病人一般都缺乏主动运动能力。此时,家属或康复师需为病人做被动运动,以免出现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情况。

被动运动。在病人肌肉放松的状态下,由康复师或家属为患侧肢体做轻柔、缓慢、有节律的被动运动,比如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开始,逐渐到小关节,幅度循序渐进地从小到大。如,为病人活动肩关节时,可先进行缓慢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从而对挛缩的肌腱、肌肉、关节周围组织进行牵伸,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

主动运动。当症状逐渐好转之后,需要指导并鼓励病人积极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做简单的主动运动,像握手、抬腿等动作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开始时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或者家人的帮助,但要引导病人尝试独立完成这些动作。坚持锻炼有助于增强患侧肢体的肌肉力量与协调性,以逐渐恢复肢体功能。例如,可先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翻身的训练,使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将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之后将躯干作为轴心,向着患侧或健侧进行转向训练,一段时间之后,病人需要逐渐独立完成翻身动作。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也是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重要部分,可以让其尽早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穿衣训练。指导病人正确穿衣、脱衣,注意要选择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可以为病人准备穿衣棒等辅助工具。穿衣时指导病人先从患侧肢体开始,再穿健侧肢体,脱衣时恰恰相反。

洗漱训练。指导并鼓励病人自己完成刷牙、洗脸、洗头等动作,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进食训练。可训练病人通过患侧手来抓握餐具等,必要时可以使用防滑餐具、带手柄的勺子等,让病人独立完成进餐的动作,有助于提升其手眼协调能力。

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

偏瘫病人由于身体功能受限,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予以心理干预与情感支持。

心理疏导。家属、护理人员应积极与病人沟通、倾听其内心感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情绪疏导,这样可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可以为病人分享一些临床中的成功案例,以及临床上的最新治疗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支持。作为家属,要积极参与病人的康复过程,通过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有助于增强病人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家人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偏瘫疾病治疗的相关资料,给予病人正面的引导以及支持,共同学习有关疾病的知识,使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以及康复训练,促进康复的速度。

预防并发症

首先,压疮预防。病人床单要注意保持整洁、干燥、无褶皱,定期为其更换体位,也可以酌情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工具。每间隔2小时辅助病人更换一次体位,并关注受压位置皮肤是否出现发红、破溃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处理。家属还需要多为患者按揉四肢,这样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血栓等不良并发症。

其次,肺部感染预防。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每日注意开窗通风,指导病人学会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定期为其做翻身拍背等,可以促进排痰。

最后,尿路感染预防。需保持病人的会阴部清洁,使用清水每天清洗会阴部位,勤更换内裤,避免发生感染。此外,还应该鼓励病人每天多喝水,并要定期更换尿管等,以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

偏瘫病人早期易伴有吞咽困难、食欲不振等情况,需为其合理安排饮食。

第一,均衡饮食。注意饮食均衡,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第二,软食易消化。需为病人选择软食、半流质食物,不可食用过硬、过冷、过热以及刺激性食物。

第三,少量多餐。可以采取少量多餐原则,不可以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总之,偏瘫早期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此阶段需要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保持正确的体位、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以帮助病人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