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医生将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成功植入患者体内时,它便开始一刻不停地投入工作。它的使命是助力原本脆弱的心脏,持续稳定地为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供血,维系生命的运转。
这份珍贵的“守护”并非仅靠这颗“人工心脏”单打独斗,还需要患者及其家人携手并肩、共同配合,用心做好院外管理。
日常护理:像照顾亲密伙伴一样对待设备
人工心脏植入体内后,体外还有部分设备,需要像照顾亲密伙伴一样维护好。
首先,保持设备清洁干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控制器和电池就像它的“能量站”,需要时刻保持干净清爽。每天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设备表面,尤其注意不要让水溅到控制器、电池接口和线缆上。如果不小心沾到水,要立刻用干布擦干,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洗澡时,一定要提前把设备妥善安置在干燥处,避免水汽入侵影响工作。
其次,定期检查设备外观。养成每天检查设备外观的习惯,就像出门前检查自己的着装一样。看看控制器和电池有没有裂痕、变形,线缆是否有破损、老化。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裂痕,都要及时联系医生。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就像汽车的零件出现小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大问题。
最后,规范设备存放。不使用设备时,务必将其放置于安全、干燥且通风良好之处,严禁挤压与碰撞。建议准备一个定制的专用收纳包,为设备打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小窝”,确保其在收纳状态下也能得到悉心呵护。此外,设备应远离高温源与强磁场环境,像暖气片旁、微波炉附近这类区域都要避免放置,以防设备内部精密元件受干扰,从而保障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
生活起居:让身体和设备和谐共处
一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充足的睡眠是身体恢复的“加油站”,对于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而言,每天务必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此助力身体各机能稳步修复。合理的运动同样不可或缺,但需谨记“循序渐进”原则。起初,建议在家人全程陪伴下,于小区内进行慢走活动,每次维持在15~20分钟。随着身体逐步适应、恢复,再依据自身状况,稳步提升运动时长与强度。不过,一定要避免打篮球、踢足球等这类剧烈且对抗性强的运动,以防外力撞击对体内辅助设备造成损伤。
二是科学饮食,增强体质。饮食上,需严格遵循“清淡、均衡”原则。日常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草莓以及膳食纤维丰富的菠菜、芹菜等,这些营养物质能有效助力身体维持健康状态。同时,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像鸡蛋、鱼肉、牛奶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充分为身体补充能量。必须控制盐和油的摄入量,过咸、过油腻的食物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致使人工心脏超负荷工作。此外,务必重视饮食卫生,切勿食用生冷、变质食物,防止因腹泻、发烧等问题阻碍身体恢复进程。
三是预防感染,小心呵护。安装人工心脏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显著下降,细菌与病毒便更容易趁虚而入。日常防护中,个人卫生的维护至关重要。务必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这类关键节点,用流动水与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至少20秒,全方位清洁指尖、掌心、指缝等部位。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及时更换干净衣物,不给病菌留生存空间。流感高发季,尽量避开商场、车站这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若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好口罩,做好周全防护。
紧急情况应对:冷静处理,及时求助
如果发现控制器突然发出异常的警报声,或者设备指示灯闪烁异常,不要慌张。首先,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遗漏关键信息。然后,迅速找出设备使用手册,仔细研读,了解可能的故障原因。尝试按照手册中的提示进行简单排查,例如检查电池电量是否耗尽、各线缆连接是否牢固,这些常见问题往往能在自查中得到解决。倘若经过排查仍无法解决问题,务必立刻拨打医生提供的紧急联系电话,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必要时尽快前往医院,确保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的正常运行。
当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哪怕症状比较轻微,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适,极有可能是人工心脏工作出现异常,或是身体潜藏着其他严重问题的危险信号。一旦察觉,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因活动加重身体负担。紧接着,迅速使用家用设备测量血压和心率,并详细记录具体数值。倘若症状持续15分钟仍未缓解,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就诊时,务必携带人工心脏设备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能为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关键依据,助力快速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生活中意外时有发生,如不慎摔倒或遭遇碰撞。若身体遭受撞击,特别是胸部,务必在第一时间仔细检查左心室辅助装置是否正常运转,同时密切留意自身有无不适症状,像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即便当下自我感觉良好,也强烈建议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预约进一步检查。通过专业检查,能够精准判断人工心脏是否受损,确保身体各项机能无虞,为健康筑牢防线 。
定期复查:让医生为健康保驾护航
务必严格遵循医生制订的复查计划,按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复查对人工心脏至关重要,就像汽车需要定期深度保养一样。医生会通过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测等手段,了解人工心脏运行情况,评估身体恢复状态,并依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不可因自我感觉良好,就擅自推迟或取消复查。很多潜在问题难以自我察觉,只有通过专业检查,才能早发现、早解决,保障人工心脏稳定运行。
安装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患者重获“心”生的崭新起点。院外管理的精心与否,直接关乎这份希望能否延续。患者及家属无需过度焦虑,只要熟练掌握维护方法,保持积极心态,患者便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得力助手,助力大家更好地照护自己与家人,让这颗特殊的“心”持续跳动,为生命注入活力,开启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和心肌病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