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歆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18 15:0:11
选择字号:
关于淋巴水肿的小知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淋巴水肿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作为一种由淋巴回流障碍引发的慢性疾病,淋巴水肿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在心理层面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旨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淋巴水肿,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

淋巴水肿的定义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在肢体部位发生,其将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淋巴系统作为人体的重要防御系统,负责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同时参与免疫反应。当淋巴管或淋巴结受损时,淋巴液回流受阻,富含蛋白质的流体在组织中积聚,从而引发水肿。

淋巴水肿的成因多种多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淋巴水肿通常与淋巴管发育不全或发育不良有关,而继发性淋巴水肿则多因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因素导致淋巴管被破坏或阻塞,此外,感染性因素(如寄生虫、细菌、真菌感染)、损伤性因素(如灼伤)、恶性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和妊娠等也可能导致淋巴水肿的发生。

淋巴水肿的症状

淋巴水肿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肢肿胀、沉重、紧绷、麻木等异常感觉,以及活动受限。病变常累及踝部及下肢,水肿为非对称性且进展缓慢。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肢可能呈现橘皮样改变,甚至出现皮肤裂开、溃疡或疣状赘生物。淋巴水肿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导致皮肤变硬、纤维化,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

由于水肿部位聚集的蛋白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加上淋巴循环障碍导致的免疫功能受限,患者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包括皮肤的严重细菌感染和淋巴管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进一步加剧淋巴水肿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淋巴水肿的治疗

保守治疗是淋巴水肿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频电疗仪、超声波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对预防淋巴水肿的形成和治疗轻中度淋巴水肿有较好疗效。

其中,手法淋巴引流是目前临床治疗淋巴水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它结合了淋巴、解剖、生理病理等各方面知识,通过特定的手法对淋巴系统进行按摩和引流,促进淋巴液的生成,增强淋巴管的功能,并对机体组织起到舒缓作用。按摩时应遵循先躯干后肢体、先健侧后患侧、先按压区域淋巴结(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然后按压引流区域和淋巴管走向进行的原则。每一手法的动作、力度和方向都有严格的规定。

压力治疗是使用弹力套袖、压力泵、绷带加压包扎等装置,通过外部压力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水肿。绷带加压包扎通常与手法淋巴引流结合使用,形成综合消肿治疗(CDT)的一部分。

皮肤护理为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使用中性洁肤皂清洁皮肤,并常规涂抹无香料润肤霜保湿。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或过短造成皮肤损伤。避免在患侧进行静脉注射、测血压等操作,防止外伤和感染。

功能锻炼包括肌肉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有助于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其他物理疗法还包括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频电疗仪、超声波疗法等,通过物理作用促进淋巴液回流和水肿消退。

对于已形成的严重淋巴水肿,保守治疗可能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血管化淋巴结皮瓣术、淋巴静脉吻合术等。

其中,血管化淋巴结皮瓣术是通过手术将健康的淋巴结移植到水肿部位,重建淋巴回流通道,促进水肿消退。

淋巴静脉吻合术是将淋巴管与静脉进行吻合,建立新的回流通道,促进淋巴液的回流。

药物治疗也是淋巴水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苯吡喃酮、黄酮类、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和硒类等。这些药物可以短期应用,快速减轻患者水肿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轻副作用。

淋巴水肿的预防

第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减少水肿的发生,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同时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加速组织液的回流,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淋巴系统的泵血能力。体重过重会增加淋巴系统的负担,容易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淋巴水肿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导致下肢淋巴回流不畅,增加淋巴水肿的风险,建议定期变换姿势,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

第二,特定情境下的预防措施。对于接受过手术的患者,尤其是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手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肢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穿戴弹力袖套或压力臂套,以减少淋巴液在患肢的积聚。同时,进行淋巴手法引流等物理治疗,以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如丝虫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应积极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扩散至淋巴系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蚊虫叮咬和外伤感染。对于已经存在淋巴水肿的患肢,应避免过度使用,如提重物、长时间站立等。这些活动可能加重淋巴系统的负担,导致水肿加重。

第三,定期体检,及时干预。定期体检是预防淋巴水肿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淋巴系统问题。对于存在淋巴水肿风险的人群,如接受过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有淋巴水肿家族史的人等,更应定期进行淋巴系统检查。一旦发现淋巴水肿的迹象,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淋巴水肿虽然是一种难以逆转的慢性疾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与管理,我们可以减缓其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注淋巴水肿,关爱健康生活,让我们共同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淋巴水肿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度,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