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春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9-24 11:8:5
选择字号:
儿童消化不良的药物调理策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儿童消化不良不仅会让孩子的食欲大打折扣,使他们面对美食也提不起兴趣,而且还严重影响着营养素的摄入,进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在众多应对之策中,合理用药无疑是关键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消化不良及用药相关知识,为家长们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们摆脱消化不良的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消化不良的症状较为多样,主要包括:1.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进食后腹胀、呕吐、腹泻或腹痛;2.排便异常,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3.全身性影响,口臭(发酵产生异味气体)、睡眠不安、磨牙、说梦话、面色萎黄(营养吸收不良)等。

原因剖析

第一,饮食因素。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而过度喂食,加重胃肠道负担。给孩子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食物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都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孩子边吃边玩、吃饭速度过快、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常见原因。

第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胃肠蠕动较弱,消化液分泌不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第三,心理因素。孩子在紧张、焦虑、压力大时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第四,疾病因素。某些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也可导致消化不良。

用药策略

调整饮食基础上的药物辅助。减少食量,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促胃肠动力药,常用药有多潘立酮及莫沙必利等。多潘立酮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如可能出现口干、头痛、嗜睡等。莫沙必利同样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消化酶制剂,常用药有胃蛋白酶及胰酶等。胃蛋白酶帮助孩子消化蛋白质类食物,提高消化功能。胰酶可促进脂肪、蛋白质等的消化吸收。使用时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方法,避免超量使用。

益生菌,常用药有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等。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可选择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嗜酸乳杆菌对肠道健康有益,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抗酸药,常用药有氢氧化铝及碳酸氢钠等。氢氧化铝用于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碳酸氢钠也可用于中和胃酸,但使用时要注意剂量,避免引起碱中毒。

在用药过程中,还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适合使用口感较好、易于服用的药物剂型,如颗粒剂、口服液等。

同时,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若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消化不良的优势及原则

第一,采取综合治疗。可从不同角度对儿童消化不良进行治疗,通过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缓解症状,能增强孩子体质和消化功能。

第二,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通过检查明确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能更好满足孩子的个体化需求。

第三,副作用小。药物之间联合治疗方法副作用相对较小,合理搭配使用,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副作用。

第四,疗程灵活。依据儿童消化不良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恢复状况,制定灵活的疗程。对于症状较轻、病因明确且容易纠正的情况,可能短时间用药和调整生活方式就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病情复杂、存在潜在病因的患儿,则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治疗,逐步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消化不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五,预防与治疗结合。医生不仅注重对儿童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还关注疾病的预防。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喂养知识和生活护理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保证充足的运动和休息,从而降低消化不良的复发风险,促进孩子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用药。

注意剂量和用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西药,避免超量使用或滥用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使用药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饮食调整。在用药期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调整,减少油腻、精细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少量多餐,避免边玩边吃。

心理调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在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情况下进食,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消化。 ■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