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9-24 11:8:5
选择字号:
儿科医生对儿童生长的观察与建议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与大家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家长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特别关注,比如身高、体重、营养、运动等。本文从门诊医生的视角出发,与读者们聊聊儿童生长发育的那些事儿。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不一样。新生儿出生平均身长50厘米,第一年身长增长约为25~27厘米,第二年增长约10~12厘米,2~6岁身高增长每年6~8厘米,学龄期每年5~7厘米。女孩青春期9~11岁开始,男孩通常晚2年。青春期生长个体差异大,身高增长值约占最终身高的15%左右,女孩青春期身高增长约25厘米,男孩青春期身高增长约28厘米。

体重方面,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3.2千克~3.3千克,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3倍。幼儿期(1~3岁)生长速度有所减缓,体重每年增加2千克~3千克。学龄前期(3~6岁)和学龄期(6~12岁)生长速度相对稳定,体重每年增加2千克~3千克。青春期(一般从10~12岁开始,持续3~5年)是又一个生长的高峰期,体重每年增加4千克~5千克。

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生长发育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个阶段长得特别快,而有的孩子可能相对慢一些。儿童生长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时间、睡眠时长质量、心理因素、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在门诊,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身高的贡献率大约60%~70%。如果父母双方都比较高,孩子有较高的概率也会比较高;反之,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家长们要知道,还有30%~40%的因素可以后天干预。此外,营养、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身高。

对于体重,肥胖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预防肥胖要从饮食入手,控制孩子的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碳酸饮料等。营养不良会导致孩子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营养不良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每天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安排孩子的饮食,多吃蔬果、奶类、谷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如果孩子食欲不振,可以适当增加餐次,减少每餐的食量,避免孩子因为一次性吃太多而产生抵触情绪。

如今,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早,视力问题也日益突出。预防近视首先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应遵循“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其次,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小时的日间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最后,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部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远视和散光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或眼球发育异常。如果孩子出现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眼科检查。对于远视和散光的孩子,佩戴合适的眼镜是矫正视力的重要方法。

儿童生长发育的日常护理

合理饮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如果孩子挑食,可以尝试将食物做成不同的形状、颜色,增加食物的吸引力。

保持户外运动。人体长高是由于长骨干骺端的骺软骨不断生长,而骺软骨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运动时机械性的摩擦、刺激,骺软骨细胞的增殖,使骨骼生长发育旺盛。

补充维生素D。青少年阶段合成和摄取足量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骨骼构建与矿化,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

维生素D的来源有阳光照射和食物。阳光照射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因此每天要保证孩子有1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如跑步、跳绳、游泳、篮球等。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当阳光不足和饮食不足时,需在临床医师指导下通过补充剂获取。儿童和青少年每日应补充400IU维生素D,并将血清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20ng/ml以上。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成人或儿童,需要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每日2000 IU,连续6周),但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最为旺盛,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更多,促进身体组织的修复和生长。晚上9点至凌晨1点、凌晨5点至7点这两个时间段内,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所以,建议孩子每天晚上9点前上床睡觉,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和骨骼发育。

为此,家长应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的舒适与通风,同时培养放松的睡眠习惯,通过睡前讲故事、听音乐等帮助儿童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当然,也应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少儿处在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时段,社会、生物、学校和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家庭环境不和谐等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食欲、睡眠和生长发育。而家长如果对心理疾病不了解、不重视,带着“小小年纪怎么会抑郁”“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脆弱”的观念,就会无意中把孩子推向危险的边缘。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让他们知道可以随时倾诉心声。建议家长与孩子讨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并认真倾听,让他们感受到理解与支持。同时,鼓励孩子与积极向上的同伴交往,让他们在友情中找到力量和支持。此外,也应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平衡。在繁忙的课业中,不妨带他们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如绘画、音乐或运动,让他们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乐趣。

儿童生长是一场需要耐心守护的马拉松。作为医生,笔者建议家长放下与其他孩子的比较,回归科学养育的本质——提供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快乐的运动和充满爱的环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健康地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