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强烈作用,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其功能为吞噬异物尤其是细菌,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当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跌破安全线(<0.5×109/L),身体的防御机制就会大大减弱,细菌和病毒便可以轻易地突破防线,引发感染。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仅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更有可能遭受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这些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化疗患者为何容易“中招”?
化疗药物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像“无差别导弹”一样误伤守护健康的“免疫卫兵”——中性粒细胞。当中性粒细胞数量跌破安全线(<0.5×109/L),身体的防御系统将变得脆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随时可能乘虚而入。此外,化疗药物还可能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进一步加剧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感染高发部位包括口腔黏膜、呼吸道、静脉导管和肠道。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是导致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溃疡不仅带来剧烈疼痛,还可能成为细菌侵入的通道。由于化疗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患者的呼吸道变得异常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肺部感染是化疗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化疗期间,患者通常需要通过静脉导管进行药物输注,长时间留置导管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化疗药物对肠道黏膜同样具有损伤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症状,腹泻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感染的风险。
感染预警信号要认清
化疗后,患者需警惕一系列症状,这些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信号。例如,若腋温持续超过37.0℃,这表示身体可能遭受病菌侵袭。口腔内出现白膜覆盖的溃疡,可能是念珠菌感染的征兆。排泄异常,如水样便次数增多或便中带血,可能是肠道感染的征兆。58岁的王阿姨在完成第三周期化疗后的第9天,晨起时感到咽部隐隐作痛。她以为是化疗常见的口腔黏膜反应,便按护士教的方法用康复新液含漱。然而次日清晨刷牙时,她发现舌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伪膜,用棉签轻轻刮拭后露出渗血的糜烂面,吞咽口水时疼痛加剧。此时恰逢化疗后第11天复查血常规,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已跌至0.3×109/L(正常值1.8~6.3×109/L)。
三大防护攻略
第一,打造“洁净堡垒”。为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在空气质量不佳或流感季节,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减少病菌的数量。选择空气净化器时,应关注其过滤效率和适用面积,确保其能够满足家庭或病房的需求。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之间,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机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和维护这些设备,避免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
第二,守护身体“防线”。保持口腔卫生对于化疗患者尤为重要。使用软毛牙刷,化疗后改用抗菌漱口水(如0.12%氯己定)。如果出现溃疡,可以使用康复新液进行含漱,以减轻疼痛并促进愈合。每天用温水擦浴,穿刺部位用透明敷料保护。如果出现皮疹,可以涂莫匹罗星软膏。此外,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腹泻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服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以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及健康。
第三,饮食安全法则。要吃全熟食物(如蛋类煮10分钟以上),以确保食物中的病菌被完全杀死。食物要现做现吃,避免饭菜放置时间过长滋生细菌。尽量减少剩饭剩菜的食用,如果必须保存,应确保食物彻底加热后再食用。要用独立餐具,避免交叉感染。个人餐具应定期消毒,避免使用公共餐具,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不吃生冷食物(如沙拉、刺身等),以防止病菌进入体内。生冷食物可能含有未被杀死的病原体,对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尤其危险。
特殊情况应对指南
发烧了怎么办?当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并出现发烧症状时,首先应立即测量体温并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在患者就医时,医生能够准确了解其病情状况。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身体散热,例如使用冰袋或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颈部两侧、腋窝以及腹股沟等部位,这些区域的血管较为丰富,有助于体温下降。必要时,需要服用医生为您开具的退烧药物,比如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帮助降低体温,减轻不适。一般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降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及出汗情况,避免发生虚脱。
出现腹泻怎么吃?当患者遭受腹泻困扰时,建议选择一些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给肠胃带来额外负担。当腹泻症状有所缓解时,可以逐渐过渡到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蒸熟的苹果、山药粥等,这些食物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避免刺激肠胃。
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化疗后的第7~14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这段时间是感染的高发期。因此,患者和家属需要特别加强防护措施,比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预防胜于治疗”,通过规范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严重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预防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