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小芬 来源: 发布时间:2025-9-24 14:38:23
选择字号:
选对运动方式 为大脑“护航”

图片来源:摄图网

脑血管如同滋养大脑的 “生命之河”,在人体循环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神经细胞源源不断输送氧气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还肩负着带走代谢废物的重任,维系着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这条“生命之河”出现异常,就会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等严重脑部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表达障碍等功能损伤,更会对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质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危及生命。而科学合理的运动,恰似守护这条“生命之河”的忠实卫士,能从血管弹性调节、血流动力学优化、代谢指标改善等多个维度,为大脑健康筑起坚实屏障,成为维持脑血管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力量。

不同运动类型对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有氧运动是脑血管健康的“头号守护者”。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显著提升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大脑自然也能从中受益。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时,心脏泵血能力增强,更多富含氧气的血液被输送到大脑,加速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运动促使身体分泌一氧化氮,这种物质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脑血管更加舒张、畅通,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缺乏运动者降低了20%~30%。以慢跑为例,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大脑血管壁的弹性得到锻炼,原本僵硬的血管逐渐恢复柔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也得到改善,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力量训练同样在保障脑血管健康上发挥关键作用,虽然力量训练主要锻炼的是肌肉,但它对脑血管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通过举哑铃、借助器械开展抗阻训练等力量锻炼,肌肉收缩再到放松的过程带动了局部血液循环,这种效应会凭借神经和体液调节,波及全身各处的血管,其中就有脑血管。力量训练同样能助力控制体重、减少体脂比例,降低因肥胖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等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开展力量训练期间,身体将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这些因子可促进肌肉的生长,还能助力脑血管的新生及修复,加强脑血管自我修复的能力。研究显示,一位长期坚持力量锻炼的健身人士,他的血管弹性显著比同龄人好,血液当中血脂、血糖指标更接近健康的水平。

除了一般的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某些着眼身心协调的运动,诸如健身气功、普拉提,也对脑血管健康有着别样的益处。健身气功动作柔和且流畅,练习时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研究表明,长期高压状态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而健身气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可维持血压在130/80mmHg左右的理想区间,显著减轻脑血管的压力负荷。

普拉提中的各式体式与呼吸法,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医学数据显示,坚持普拉提练习的人群深睡眠时间占比可提升25%,而优质睡眠能促进脑血管自我修复,降低夜间血压波动幅度。此外,普拉提通过核心肌群训练提升身体稳定性,使中老年人跌倒风险降低,有效减少因意外跌倒导致的脑血管损伤概率。长期坚持健身气功或普拉提的人群,经脑血流图检测显示,其脑血管血液供应稳定度较常人提升30%,脑功能衰退速度也比同龄人延缓约15%。

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在选择运动方式时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年轻人和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制订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例如,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每次30~60分钟;同时安排2~3次力量训练,针对全身各大肌群进行锻炼,每次30~45分钟。这种组合既能充分锻炼心肺功能,又能塑造良好的肌肉线条,全面维护脑血管健康。中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关节灵活性与肌肉力量减弱,更适宜选择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如散步、健身气功、瑜伽等。这类运动节奏舒缓,能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大压力,同时可增强肌肉耐力与身体协调性。以健身气功为例,其动作柔和连贯,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瑜伽则通过各种伸展姿势,改善关节活动度,提升平衡能力,适合中老年人。散步时,步伐速度适中,每天坚持30~60分钟,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给关节造成太大负担。不过,中老年人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或者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开始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适应后再适当增加强度。同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运动与脑血管健康的关系既奇妙又紧密。无论是充满活力的有氧运动,还是力量感十足的力量训练,抑或是注重身心和谐的传统运动,都能从不同角度为脑血管健康提供保障。只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选对运动方式,长期坚持,就能让脑血管保持健康活力,为大脑营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远离脑血管疾病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脑病二科)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