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泓 杨秀莉 魏艳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25-9-24 14:38:23
选择字号:
蛋白质吃得好,长寿少不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人常感到容易疲劳、生病恢复慢,甚至走路越来越吃力。这些变化背后,很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蛋白质不仅是肌肉的“燃料”,更是维持免疫力、修复身体的关键营养。许多老人误以为“吃清淡”就是健康,却忽视了每天补充优质蛋白的重要性。

蛋白质不足,衰老悄悄加速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器官和免疫系统的基础材料。它像一位“维修工”,不断修复受损组织;又像“运输队”,为身体输送氧气和养分。年轻时,身体代谢旺盛,蛋白质的需求相对容易满足,但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吸收效率下降,肌肉合成能力减弱。

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三大健康隐患:

第一,肌肉流失,行动力下降。肌肉是维持身体平衡和活动能力的关键,蛋白质作为其生长修复的核心原料,如同建筑中的钢筋水泥。长期摄入不足会打破肌肉代谢平衡,导致肌纤维逐渐流失。这种无声的消耗会使下肢力量减弱、走路不稳,尤其老年人跌倒风险骤增,甚至影响日常上下楼梯、提重物等基本活动能力,最终妨碍独立生活。

第二,免疫力减弱,疾病易上门。蛋白质是构建免疫细胞和抗体的关键原料。当膳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抗体合成受阻,导致机体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显著下降。这种情况下,人体更容易出现反复感冒、伤口愈合缓慢、感染迁延不愈等免疫低下症状,甚至可能增加罹患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第三,伤口难愈合,恢复速度慢。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能促进伤口处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术后或皮肤损伤时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肉芽组织形成缓慢、伤口愈合延迟,增加感染、裂开等并发症风险,延长康复时间。

优质蛋白质这样选,吃得对更有效

选择蛋白质食物需兼顾“质”与“量”。优质蛋白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易于消化吸收。以下四类食物是老年人的理想选择:

动物蛋白。鸡蛋作为营养全面的优质蛋白来源,其蛋白质几乎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利用,蛋黄中特有的卵磷脂成分对维护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每日食用一枚全蛋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增加代谢负担。乳制品中,牛奶与酸奶不仅富含易吸收的钙质,还提供酪蛋白等优质蛋白,乳糖不耐人群可选择发酵酸奶或经酶解处理的低乳糖牛奶。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定期食用可改善血管弹性,建议采用清蒸方式保留营养。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去皮鸡胸肉和鲜虾仁经剁碎后煲煮成羹汤,既能保证蛋白质摄入又便于吞咽消化。

植物蛋白。大豆及其制品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其含有的异黄酮能调节雌激素水平,尤其适合女性日常补充。豆腐、豆浆等制品口感多样,便于融入三餐。红豆、绿豆等杂豆与糙米、小米等谷物搭配煮粥,通过氨基酸互补作用,可使蛋白质吸收效果更佳。坚果如花生、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每日取一小把碾碎后拌入酸奶,既能增加香脆口感,又能提供优质脂肪和膳食纤维。这些天然食材的组合既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蕴含丰富的植物活性成分。

特殊需求。对于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的特殊人群,建议根据疾病特点调整饮食方案。肾功能减退者每日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总量,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同时减少黄豆、黑豆等豆类摄入以减轻代谢负担。痛风患者应避开浓肉汤、动物内脏和带壳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可选择鸡蛋、低脂牛奶等安全来源补充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可将全天所需的蛋白质分散在三餐中,例如早餐吃水煮蛋搭配杂粮粥,午餐添加手掌大小的清蒸鱼肉,晚餐饮用150毫升无糖酸奶,既能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又能持续提供营养支持。

吃得科学,营养吸收事半功倍

烹饪方面,处理肉片时应“横切牛羊竖切猪”,即牛肉羊肉要逆着纹路切成硬币厚,猪肉顺着切。去腥别只用料酒,试试挤点柠檬汁拌肉片,或者用姜片按摩5分钟再下锅。推荐多用蒸菜法,比如把肉片铺在冬瓜上蒸,肉质不柴还好消化。煮豆子别急着下锅,红豆、绿豆提前泡一夜(天热记得放冰箱),煮的时候加半勺食用碱,用电饭煲选“杂粮饭”模式,煮好豆子能轻松捏碎。鸡蛋换个花样吃,早餐蒸蛋羹时加几颗虾仁,水开转中火蒸8分钟最嫩。晚餐做水煮蛋时,剥壳后泡在酱油卤汁里,入味又不油腻。

搭配方面,炒猪肝时配上青椒丝,吃完再来个猕猴桃。维C就像搬运工,能把肉里的铁质更好运送到身体里。注意别同时喝茶,茶水里的鞣酸会拦着铁吸收。钙质吸收双保险,早上喝牛奶的同时,记得晒晒太阳帮身体合成维生素D。晚餐做个老豆腐炖海带,海带的维生素D遇上豆腐的钙,就像钥匙开锁,把钙质送进骨头里。粗粮细作有门道,把燕麦片混进面粉里蒸馒头,或者煮小米粥时撒把南瓜丁。这些金黄色食物里的B族维生素,就像身体里的小火苗,帮着把吃进去的饭菜转化成活力。

三餐应当注重分配。早晨吃好,可以来碗热气腾腾的“双豆豆浆”(黄豆+黑豆提前泡发),配个切开的溏心蛋,撒点海苔碎增加食欲。主食选玉米面发糕,松软好嚼又顶饱。中午要吃饱,清蒸鱼选刺少的鲈鱼段,浇上葱油汁特别香。配碗嫩豆腐汤(内酯豆腐划小块,水开就关火),再来半碗杂粮饭,记得盛饭时压平不堆高。傍晚加餐,可以在下午三四点喝小杯常温酸奶,加勺熟芝麻搅匀。既能垫肚子,又能补充益生菌和钙质。晚上吃巧,用红豆、鹰嘴豆、莲子慢熬成杂豆粥,临睡前两小时喝小半碗。要是怕起夜,可以加几粒去核红枣增加天然甜味,避免晚上口渴。

总之,健康长寿的秘诀,其实就在每天的餐盘里。每天保证鸡蛋、牛奶、鱼肉、豆腐等优质蛋白的摄入,体重60公斤的老人每天约需60~70克蛋白质。消化较弱的老人可将肉类切碎炖烂,分4~5餐少量补充。搭配绿叶菜和杂粮饭,避免空腹吃蛋白,饭后散步10分钟促进吸收。■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打印  发E-mail给: